《家》教学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家》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首小诗。它清新、自然、朴实,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请教了杨校长、
一、复习导入,游戏激趣
在课的一开始,我以“找家”的游戏来复习,查看小朋友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同时让他们帮这些事物分别找到自己的家这一游戏,不仅巩固了课文的大意,也培养了小孩子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二、体验阅读,读中见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家》一课,我结合诗歌短小精悍这一特点,我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结合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脑海中浮想与词语相关的清晰具体的形象:树林里小鸟在欢唱;清清的河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从而进一步悟出“家”的内涵——温馨、快乐。
三、突破难点,层层深入
课文的第二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是全文的重点句。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祖国了解甚少,理解本句诗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因此,教学时我先调动学生大脑中与祖国相关的知识储备,通过让学生欣赏一组祖国山水风光的美丽图片,有辽阔的原野,巍峨的高山,有雄伟的长城和遍地的鲜花,以此来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丽,进而体悟祖国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在祖国的哺育下健康学习、生活、快乐地成长,让学生初步感悟“祖国就是小朋友幸福的家。”最后引导学生走入诗的意境,感情朗读,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句式迁移,突破难点
儿童诗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家》这课中句式是“(什么)是(谁)的家”,我进行了两次迁移。一是在学习课文第二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前,其主要目的通过句式的拓展练习使学生对于我们和祖国关系的感悟。二是在学完整首诗后,让学生用此句式创编儿童诗,自由讨论,合作完成。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丰富阅历,积淀对语文内涵的感悟。
五、不足之处
课是上完了,自我感觉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不足,学生在做小诗人那一环节时,学生好像有些受课文的局限,说话的面不是很广,基本上都是围绕书上的内容来说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没有及时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而是让学生说了几句就停了,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散。另外,我的评价语言不够精炼到位,对学生的评价语比较单一,还有就是课堂教学语言有些随意性,常常伴有口头禅“对不对,是不是”这些词。再次,就是写字指导不够细致到位,笔顺要一笔一划地让学生看清楚,我讲的太快了,在交“白”这个字时,组词都忘了组了。这些缺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正,努力改进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