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 版二年级下册教学案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13-05-21 22:49:57
    11.学习最后一段。
    讨论: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并指导好朗读。
    12.你们能帮助波斯猫吗?想对它说点什么昵?
    (四)课外延伸,巩固含义
    1.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2.以《找到快乐的波斯猫》为题编一段故事板书设计:
    23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燕子  一口一口  造泥窝
    蜜蜂  千千万万  酿蜜糖  劳动创造快乐
    青蛙  蹦来蹦去  捉害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决、波、温、软、睡、寻、算”7个字和认识偏旁:横山头。
    2.以《找到快乐的波斯猫》为题编一段故事。
    3.分角色朗读,更深地体会“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积累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写“决、波、温、软、睡、寻、算”7个字和认识偏旁:横山头。
    教学难点:
    会用那7个生字分别说一句话。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2.有感情得朗读课文,回忆: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波斯猫怎样做才会找到它的快乐昵?找到快乐的波斯猫是怎样的呢?(把自己编的故事说一说)
    (二)分角色朗读,并演一演
    1.把课文和自己遍的故事结合起来,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并演一演。
    2.选四个好的同学在同学们前面演一演,其他同学评一评。
    (三)展练习,拓展思维
    1.燕子觉得(      )很快乐,蜜蜂觉得(      )特别快乐,青蛙觉得(      )是他最大的快乐,使我明白了(      )才是真正的快乐。
    2.牛伯伯觉得(      )很快乐,清洁工人觉得(      )很快乐,(      )觉得(      )很快乐……
    3.给课后第3题的句子加上标点。
    4.我想对波斯猫说:“。”(四)书写,运用生字。
    1.读一读要求写的字,并说说这些字的哪些偏旁你是认识的,哪些是你不认识的。(学习偏旁:横山头)
    2.自主识记生字
    3.指名说识记生字的方法,并运用它来组词,用所组的词说一句话。
    4.自主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班内讨论如何书写。
    5.指导书写,让学生描红,再独立书写。
    (五)自主积累词语。
    把你在这课中学到的词语填在“词语花篮”里,并读一读。
    板书设计:
    23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决定     波纹     温暖     柔软     睡觉
    决  决心  波  波浪  温  温饱  软  软弱  睡  睡眠
       坚决     波动     温和     软绵绵    睡袋
       寻找     计算
    寻  寻觅  算  计算
       寻死     算计
    教学反思:
    《没有快乐的波斯猫》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波斯猫不知道快乐是什么,因而去找燕子、蜜蜂、青蛙询问,最后还是不明自快乐是什么。而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从燕子、蜜蜂、青蛙的话去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教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以下的几点是我在教学中做得比较成功的:
    1.以读为主,以学生为本。《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我就让学生通过有目的性的自读、小组合作读、个人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来理解燕子造窝、蜜蜂酿蜜、青蛙捉害虫的辛苦。体会他们快乐,明白波斯猫为何不快乐及值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并且我在教学中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熟读的基础上说自己对“燕子、蜜蜂、青蛙为什么觉得快乐。而波斯猫却不觉得快乐”的理解。学生因为对课文熟悉了,有的学生就说:“燕子一口一口地衔泥来造窝,创造窝的过程很辛苦,所以他很快乐。有有的学生就说一“燕子的窝是自己造的,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才得到的,所以它很快乐。”有的学生说:“蜜蜂通过千千万万朵花中才来花粉,才可以酿成蜂蜜,他劳动得很辛苦,并且它的劳动创造出了成果,所以它特别快乐。“有的学生就说:“青蛙一天到晚蹦来蹦去捉害虫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想到能帮助人们保卫庄稼,知道劳动有了回报,就觉得是它最大的快乐。”有的说:“波斯猫不劳动,总依赖主人给它东西吃,所以它不会觉得快乐的。”……这样,通过读、说,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懂得了“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2.让学生精读课文有关段落,学会品词品句,读有所悟。“抓住关键词语读好句子”是语文课上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老师先出示句子问学生:句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机械性的教学令学生索然无昧。所以我教学《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时,我就让学生按要求找到句子并划出,然后让学生读通句子,读好句子,在读句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意,深入感悟文中的情感。学生读得好,说得更好,一位女生说,她从“一口一口”体会到燕子衔泥造窝的辛苦;另一男生从“千千万万”感悟到蜜蜂采蜜酿蜜的辛劳,读时声情并茂。老师再用资料补充:一只蜜蜂往返飞行10次,采集1500多朵花才酿成一滴蜂蜜。此时,学生的情感油然而生,饱含激情的朗读至今另我难忘。有了以上两句句子教学基础,学生自然而然读出青蛙整天蹦来蹦去捉害虫的快乐情感,学生读好了句子,也懂得“付出劳动获得成果”的道理。
    3.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情感,受到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深入钻研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徜徉其中,放飞心灵与文本对话,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塑造良好的人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我就在第一课时让学生从文字上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基础上唱《劳动最光荣》,让他们在从文字中感悟升华到在情景中感悟“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在他们意味未尽的时刻,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劳动是什么,打算怎样去创造快乐。让他们在说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的教育。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1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