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彩那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5、中彩那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拼读“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等词语。理解重点词语如“拮据、梦寐以求”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的3-9自然段,想象人物心理活动,体会人物情感。
教学的重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的难点:理解“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师:课前老师想进行一个小调查,都有谁的父母买过彩票?有没有中过奖?中了彩之后他们的心情怎样?请用一个词来表达中彩时的心情吗?
二、揭示课题,纠正读音
是不是每个中彩的人都会这样惊喜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中彩那天》。(师板书课题)。师强调“中”的读音。(生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词,理清脉络
1、中彩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提出自学要求:
1)请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了课文,你觉得比较难读或容易读错的字音,请你提醒全班同学。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学懂,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指名汇报。
3、你们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词语,这些词的意思你明白了吗?
4、教师重点了解学生掌握的词语“拮据、梦寐以求”
请学生说说“拮据、梦寐以求”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提醒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填空:我们家生活拮据的原因是( )。
在解决“梦寐以求”词义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梦寐以求的是什么。
四、学习重点,直奔中心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中彩那天》,那么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中彩的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2、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文章的3-9自然段。请学生自由读读3-9自然段,注意读得准确、流利。读后想一想,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还不懂。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试着提问题,小组进行讨论解决。
3、提问题,解决问题
中彩了,我们应该是欣喜若狂,喜出望外、激动、兴奋才是,可是同学们看看图中的父亲,他高兴吗?
读读课文找找描写父亲表现的句子。出示句子1: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父亲在中奖后神情严肃。
这又是怎么回事?父亲之所以不高兴是因为——(出示句子2)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师:这个道德难题是什么?请学生仔细阅读,想一想,并和小组的成员说一说。
师:这个道德难题难就难在是留下奔驰轿车,还是还给库伯,让我们一起走进父亲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默读课文7-8自然段。
出示句子3:
母亲让我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k 字。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 字。
比较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师:“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从这句话请你们揣测一下父亲用橡皮擦掉K字时会想些什么?
(出示崭新鲜亮的奔驰汽车图)
师:面对如此的奔驰汽车,父亲确实想把它留下来,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再想一想,如果你是那位父亲,如果你是以一人的工作承担起家庭责任的父亲,如果你想把这辆车留下来,你会为自己寻找怎样的理由,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能把汽车留下来的理由,作个记号。
(出示句子4):“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指导读:“梦寐以求”要读出那种迫切想得到的心情,“自己”要重读)
师:面对一辆如此充满诱惑力的车,同样是面对这些看起来如此堂而皇之的理由,汽车是留还是还呢?从这“淡淡”的K字上,可见父亲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的。如果你就是那位父亲,把你的心理历程告诉大家:我想还,但又舍不得还,因为( )。我想留,但不能留,因为( )。
师:这就是父亲所面临的道德难题。父亲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有没有作决定呢?
师:父亲的道德难题解开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生读九自然段)
(出示句子5)“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你怎样理解母亲这句话的?
师:虽然别人不知道这件事。父亲有将车据为己有的好机会。但是,“诚实、有信用”的做人原则又不允许父亲把车留下,所以父亲选择了还车。
(引读)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生)最富有的时刻。“最富有的时刻”是什么意思?(生:是说父亲摆脱了道德难题,战胜了自己,坚持了诚实、有信用的原则。)
五、归纳小结,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心里。我们已完全被父亲的这种诚实打动,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富裕当然重要,但是精神的充实、具有高尚的情操,才是生活快乐的真正源泉。文中,还有一个人物也是我们所要好好琢磨的,下节课我们一起再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