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教学设计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14 08:05:52
教材说明: 

《爬山》这篇课文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重在说理,都是把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的事例之中。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启发学生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爬山》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一对父子一同爬山时,父亲怎样教育儿子要努力征服自己,尽力做好每一件事,还启发儿子怎样欣赏大自然的景物。课文中父亲说的话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是需要细细品味和解读的,也是教与学的重点所在。 
设计理念 

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本节课以《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为主,加强对学生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理解词语的方法,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上课伊始先由学生的爬山体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了情感基础,再运用细读品悟的方法理解文章的重点语句,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最后归纳总结,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由阅读提升至习作,从而达到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

1.认识“逞、崎、岖、煌”4个生字,会写“斯、凝、煮、禅、哲、燃、煌、智、慧”9个字。结合上下文和工具书理解“似懂非懂、慢条斯理、一五一十等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有坚持不懈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激发学生做事情要有信心、恒心,尽力做事的精神。

2. 理解“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那里,我学到了智慧”。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学会自学的能力。

3.朗读感悟法。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爬山》,猜想这个题目会写什么内容?那么就跟随老师走进课文,看看文章到底写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本课生字新词,反复认读试着理解。

2.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并指导书写。

2)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试着理解部分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正确、流利,不丢字落字。
4.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三、了解大意,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从课文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我们知道了作者的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疼爱我的好父亲。
    五、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伟大的父爱。

2.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在爬山过程中说的三次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父亲所说的话中受到深刻的启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你爬过山吗?回忆你印象最深的一次爬山经历,你最深的感受和体验是什么?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一句诗、一句名言来说一说(生列举)
(设计意图:由学生的爬山体验入手,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有利于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欲望,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二、 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作者和父亲一起爬山的经历让他终生难忘,从中也学到了很多,学到了什么,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句子。
“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课件出示)

3.初步理解这句话:理解“沉静”和“智慧”
4.我主要从父亲的哪儿学到了智慧?(板书:智慧)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初步理解,为后面理解父亲富有哲理的话奠定基础。在这个环节中也训练了学生快速默读和浏览。)
三、品读感悟父亲的话,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1.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父亲富有智慧的话,用波浪线标出,在读一读把你的感悟和体会批注在旁边。
2.在爬山的路程中,父亲说了什么?指名读句子思考:

“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来说,爬山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课件出示)
①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征服自己)征服可以换个什么词?

②我理解了父亲说的话了吗?从哪个词知道的?“似懂非懂”怎样理解?“格外”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③我不懂得会是什么?你懂了吗?

④语言训练,体会爬山的辛苦。(课件出示)
当(山路又弯又窄)时,虽然我们格外辛苦,但我们仍然坚持爬山。

当(                  )时,虽然我们格外辛苦,但我们仍然坚持爬山。
当(                  )时,虽然我们格外辛苦,但我们仍然坚持爬山。

当(                  )时,虽然我们格外辛苦,但我们仍然坚持爬山。
当(                  )时,虽然我们格外辛苦,但我们仍然坚持爬山。

结合课文中的词语来填写,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爬山经历来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和自己的体验来感受爬山的艰辛,从而让学生明白要征服自己就要就要克服一切困难,从而加深对“征服自己”的理解,突破难点。同时这样的练习也是对学生的一次语言文字训练,既夯实了语言训练,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⑤爬山是件格外辛苦的事,要想爬到山顶就必须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意志,要征服自己。想一想父亲说这些话还想告诉我什么?
⑥父亲的话富有哲理又饱含深意,他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语气,带着你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⑦指名读,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2.当我们爬上山顶,看到山下……我们的心情怎样?(战胜自己,征服自己的快乐)父亲又说了什么?(多媒体出示句子)

“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但爬山的过程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课件出示)
①是怎么说的?理解“慢条斯理”你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试着读一读

②父亲在这句话中想告诉我们什么?
③我听了父亲的话是怎么说得?理解“自以为是”

④我真的尽力了吗?从哪知道的?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⑤父亲赞同我的话吗?父亲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理解“凝视”

⑥从父亲的话中你又明白了什么?(板书:尽力去做)
⑦分角色朗读父子的对话。

3.在下山途中,我逞强的又跑又跳时,父亲又说了什么?“如果你……又怎么能……”把反问句变成陈述句。怎样才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呢?(出示句子)
“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课件出示)

①你从父亲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板书:学会欣赏)
②我欣赏到了吗?从哪个词感受的,理解“一五一十”

③我欣赏到什么?读句子,作者还会欣赏到…….
④多媒体出示有声有色的春光画面认真欣赏,你欣赏到什么?

⑤父亲教我学会欣赏,这句话是怎么说的,试着读。
4.小结:父亲像个哲学家似的说了这句话,父亲不仅是告诉我们享受大自然是这样的,也是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体会,用大脑去思考。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先让学生自主默读,划出父亲富有哲理的话,批注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初步理解和感悟。父亲富有哲理的话语通过抓关键词语去理解感悟,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再通过自主读、指名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四、再一次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过渡:时间过得真快,父子二人迎着朝阳出发,披着夕阳返回,在这一天里,我学会了: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
①通过对父亲三次话语的理解,你肯定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说一说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哪些智慧?

②齐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照应开头,升华主题。)

五、总结全文
在父亲富有哲理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富有智慧的教育,也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父爱如山”(板书:父爱如山)

六、作业设计
1.积累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的背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3.拓展练笔:春天来了,你到星海湖、森林公园、小区、校园去看、去听、去体会、去思考,把你看到、听到、体会到的写下来。

(设计意图:注重语言积累,做到读写结合。)
七、板书设计

21、爬山
征服自己

智慧      尽力去做     父爱深沉
学会欣赏

《爬山》教学反思
《爬山》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26年前的一个清晨,父子一同爬山,在爬山过程中,父亲教育儿子要克服畏难情绪,努力征服自己,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启发我怎样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来理解感悟父亲富有哲理的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扣教学重点来进行教学地方,引导学生抓住父亲三次富有哲理的话语,通过抓关键词语去理解感悟句子的深刻含义,再通过自主读、指名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学习父亲富有哲理的第一句话时,我以“似懂非懂”为切入点,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再提出问题: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从而抓住“格外辛苦”和“征服自己”深入理解感悟。“征服自己”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一个拓展性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和自己的体验来感受爬山的艰辛,从而让学生明白要战胜征服自己就要有信心,有毅力,坚持不懈,才能爬山山顶。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爬山是如此,生活中更要勇于征服自己,才能到达人生的巅峰。另外,通过这样的练习也是对学生的一次语言文字训练,夯实了语言训练,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重点语句,教给学生一些理解词语的最基本的方法,比如说:通过换近义词,查阅工具书,结合上下文和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在教学中首先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你怎样理解,是通过什么方法理解的,再引导结合上下文理解。这样既教给了学生方法又有利于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体现了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通过本课的教学,基本上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教学思路清晰。但是还有遗憾和不足之处:在课堂上没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评价语言不够准确,不能紧扣学生的回答及时有效的评价;读的指导不够,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不能通过有效的朗读指导充分表达出来;教学各环节的过渡语和小结语还不够自然。
总之,这节课中还有诸多不完美的地方,自身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