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一种必备能力。现代社会越来越离不开人们的相互交流,相互交流就需要说话。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结合在几年来的语文教改实践,我谈谈自己在口语交际方面的教学体会:
第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立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和兴趣,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思维的广阔性以及发散性。如在学习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讲讲历史人物”这个交流话题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知道的历史人物。为了使交流者和倾听者有共同语言,可以让学生就本学期读过的《上下五千年》进行交流,如:《盘古开天辟地》《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等。阅读面广的同学,可以交流这本书之外的历史人物。除了书上给定的交流话题外: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怎样评价主人公?你对那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等等话题外,还可以创设话题情景》。如果你是这本书的主人公,遇到同样的情节,你会如何做。如: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如果你是汤姆,你会在法庭上指认乔埃杀人吗?学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更能体会人物的品质,加深对内容的印象。
第二,提供足够交流空间。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充分的互动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如:除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外。还可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在家录制好交流视频,课堂上进行播放。这种形式,一是给了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二是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视频会精益求精。交流《中国通史故事》这本书时,就采取了这种形式。教师提示学生交流内容的形式:我是某班某某,这次交流的是《中国通史故事》中的某故事,这个故事的内容、印象深刻的人物及感受。这种形式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展示。
第三,引导学生掌握交际方法。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通过传授口语交际相关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的进行口语交际。在学生的训练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不断地尝试中,体会口语交际的实际价值。如在学习“即兴发言”时,老师可以教给学生如何打腹稿。根据场合、对象等,想想要将哪几点,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哪一点需要多讲几句。如:在街上玩耍,路遇电视台采访,记者让你谈谈对“小学生带手机去学校”的看法。首要要亮明观点,同意还是不同意。接下来观点说依据。
就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不仅是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锻炼,更是对老师教学方法的一种全新考验、挑战。它不仅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Tags:
作者:免费ppt课件站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