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6-12 07:06:5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做到了三个努力

一是为了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而努力

本文不是纯粹描写景物,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在课堂上,在课堂上,我注重“以读为本”,重点段句的朗读与悟情有机的融为一体,把学生领进了浓浓的诗意境界,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把这堂课上得有“声”有“色” 

二是为了孩子们能在语文课堂上享受而努力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有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要多一些学生之间的互动,要在生生互动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增长智慧。只要教师放手,给机会,给时间,学生一定会让老师一次次惊喜。如在教学德国人把花种在临街窗户外面,学生很奇怪,我让同学们比较两个国家的不同,学生们说:我们中国人把花种在阳台上,而德国人却种在临街的窗户旁,我们多认为美丽的东西自己欣赏,让别人欣赏怕弄坏了,而外国人多是很乐意与大家分享这种快乐。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回答,而后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什么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就很容易了。

三是为了自己能在这样的课堂上释放情感而努力

在教学中,教师揭题,学生质疑“自己的花是怎么让别人看的”,“为什么自己的花要让别人看”,教师紧扣德国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来进行教学,然后谈感受,作者的感受,学生的感受。老师充分发挥了引导、点拨的作用,让学生自主体验,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

引发的思考:一节好课,应该是有节奏的,既能扣人心弦,也有轻松一笑。在我的课堂上,学生轻松,快乐,但是好像总缺点什么,也许是那种氛围,老师必须营造的一种教学氛围,如老师的语言渲染,课堂气氛的调节,教师的教育机制,教师的随堂评价……所以,从容的语文教师,一点一点地学,总会让语文一点点渗进学生的世界。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