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8-10-27 12:11:42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和方法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参与互动式教学的流程,体验有效的学习。
     2、学习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用心去读,用心去感悟理解课文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3、初步感悟文言文的朗读技巧。
     情感、价值观
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有谁还记得我们本学期学过的有关节约和环保方面的名言警句。
    生: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生: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师:这两句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生:这两句话是用文言文写的。
    师:你还能背出哪些文言警句。
    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生:言必行,行必果。
    生:温故而知心
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文言警句。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学好文言文,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感悟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大有好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弈》这篇文言文。
    请大家齐读课题后质疑:
    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
    生:本文的作者是孟子。他是战国时期邹国人。
    生:孟子,名轲,字子舆,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查资料的。
打出课件:(课文插图)以图激趣并初步释疑
师:语言过渡。同学们,你们看,插图内容我们一看就读出了意思,同时也把我们刚才所质疑的问题有了大概了解,图上内容我们 用现代语言去表述感觉多么轻松,那这些内容用文言写成将会是怎样的呢?你们课前带着问题去读了吗?请大家谈谈你们第一次读文言文的感受。
师:摸清学生学情后老师顺势而倒就以学定教,去适应学生心理。
课件打出:第一次合作学习要求:第一,请结合注释把课文的大概意思读明白;第二、在了解了课文大意的基础上
再试着把课文读上两遍,这时如果不懂的问题就提出来与组内同学讨论,讨论后仍然不懂的,由组长在汇报时集中提出,由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3、交流:
    生:我们想知道最后一句“为是其智弗与?”的意思。
    生:我们想知道弈秋为什么不批评开小差的那个人?
    生:我们想知道作者通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二、点拨新授:
课件打出:学好文言文的诀窍: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1、初读,体会韵味节奏。
    师:谁愿意给大家把文章读一读。
一生读(读得不是很流利,有乱断句的现象。)
    师:你们感觉如何?
    生:我认为他读得不是很流利。
    生:我认为“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句他停顿得不够准确。
    师:谁再来试一试。
    又一生读
    师:这次你们感觉怎么样?
    生:他还是没能将停顿处理好。
    师:看来呀,要读好文言文还得注意方法:(课件打出)读好文言文的方法:      1、速度要慢;2、要能正确隔词断句;3、要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味。让我也来试一试,好吗?请你们认真听听我是怎样停顿的,你认为必要的地方可以拿出笔画一画。
   师范读
   师:想学老师的方法再试一试吗?好,你们自由读一读吧。同时课件打出老师隔词断句的范文
   生自由读
   师:谁再来将整篇课文读一读,你准备向谁挑战?
    生:我读,我准备向孙云兮挑战。
学生赛读……
    师:还有许多同学还想读,别急,等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你们会读得更好的,到那时,我们再来比一比。
    2、研读,理解内容。
    师:请再次对照注释,再次用心去读一读课文,再次用心去感悟内容看看这次有什么新收获?看看能否把刚才所暂存的疑惑得到解决呢?(课件打出来)
    生分组自学后交流汇报
    生:我知道“通国之善弈者也”的意思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
    生:我知道:“惟弈秋之为听”的意思是只听弈秋的教导。
    生:“为是其智弗与”的意思是说是他的智力不如别人。
……
    师:谁能把故事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生: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
    师:你知道:“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吗?请用写格言的形式把自己体会写出来。
    生:做任何事都要一心一意,否则将一事无成。—未来的数学家  蒋琦
    生:专心致志乃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未来的动漫大师   张巍
    生:一心一意万事能成,三心二意一事无成。—未来的文学家  胡迪一
……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