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收发电子贺卡》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收发电子贺卡》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学弈》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收发电子贺卡》教学设计
一、概述
《收发电子贺卡》是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的《网上冲浪》系列教材中的一部份,在学生能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的基础上进行本课的教学,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如对窗口操作比较熟练,能较迅速的输入一句话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以动生趣、以趣生欲、以学为乐,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要启发学生对教学活动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状态,对活动的每个环节要做到多做、多思、多悟、多说。
本课的重难点是使学生学会利用免费电子贺卡网站的素材,制作自己的电子贺卡;利用免费的电子贺卡网站正确地发送电子贺卡。
二、教学目标分析
情景目标: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愉快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发出电子贺卡的成功感和收到电子贺卡的快乐心情。
操作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利用免费电子贺卡网站发送电子贺卡的方法;获得技能,探索学习的方法
合作目标:培养协作精神,能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在小组内能按具体情况合理分工,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尽力完成协作任务;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愿意与同伴合作。
发展目标:发展学生的美的感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育好的学习习惯,交流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收发电子贺卡》的教学,教育学生关心他人,热爱生活,运用电子贺卡与亲朋友好友互相祝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是资中县重龙镇中心学校五年级学生;
2、学生能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如窗口操作、文字录入、浏览网页等;
3、学生对INTERNET教学的兴趣浓厚;
4、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电子邮箱。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1、引导法: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动脑的学科,由于这部份内容刚刚接触,所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怎么来思考,怎么处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2、观察、实践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观察教师的操作方法,加深印象,初步掌握电子贺卡的制作与收发,接下来就是自己动手操作实践。
五、教学资源和工具
1、教学环境为多媒体网络教室(带投影)。
2、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都能连上Internet网络)。
3、每位学生都先申请好自己的电子邮箱。
六、教学过程环节
教学过程是教法与学法的具体实践过程,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采用以下几个环节完成本课教学。
(一)师生互动,激趣导入
1、设置问题,引发思考:同学们,每逢佳节的时候,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给你们的亲朋好友送上节日的祝福?学生答(其中有学生提到电子贺卡)教师介绍电子贺卡的好处。
2、贺卡引入:大部份学生对贺卡还很陌生,师展示一张教师节收到的贺卡(大屏幕),让学生初步认识电子贺卡,感受电子贺卡的好处,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这样的设计,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成功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的探求之心。
(二)教师操作、学生观察(教师利用网络教室软件,把整个过程传送到每个学生的电脑上,同时大屏幕展示)
1、登录贺卡网站:以163免费贺卡网站为例(http://cards.163.com),在用户登录框中输入163免费邮箱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在此强调完整的邮箱地址和邮箱用户名的不同地方,巩固已学知识)。
3、以圣诞节为例,选择节日里面的圣诞节贺卡(任选一张喜欢的)单击鼠标左键进入。
4、装饰贺卡:给贺卡加上小装饰、边框、背景等。写上自己的祝福语。
5、预览、发送贺卡:正确输入收卡人的姓名和电子邮箱地址,预览、发送。
贺卡制作发送完成后教师再把整个过程做一个小结,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清楚、直观的了解了贺卡制作与发送的全过程,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学生自主实践
在了解了贺卡制作与发送的全过程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自行设计、制作发送贺卡。(这里告诉学生老师的电子邮箱地址,以便后面评价学生作品)
这个环节学生兴趣浓厚,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巡视,对个别有疑问的学生再做辅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完成后把自己的作品发送给老师,教师在大多数同学都完成的情况下,利用网络教室软件控制所有学生机,把屏幕传到每一个学生机上,同时大屏幕展示。教师随机抽取两个作品,并做出评价。
这个过程主要是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的作品及时的展示,并提出“亮点”,让整个评价过程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整体,让学生感觉到很有成就感,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真正使课堂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五)教师总结与评价
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
教师的教学反思 |
1、全体学生是否都在动脑、动手中参与教学全过程。 非常好( ) 很好( ) 一般( ) 2、学生能否通过合作探究,努力解决问题。 非常好( ) 很好( ) 一般( ) 3、学生思维是否活跃,积极主动发言。 非常好( ) 很好( ) 一般( ) 4、学生在学习中是否有愉悦的体验,每一名学生是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非常好( ) 很好( ) 一般( ) 5、后进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非常好( ) 很好( ) 一般( ) 6、学生学习本课还存在的问题: 7、学生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
1、内容的安排与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 2、教法的安排是否恰当? 3、目标完成情况如何? 4、成功的地方: 5、不足与问题: 6、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