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质量分析与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仍保持命题趋势,切实贯彻市教委“减负提质”精神,贯穿课改理念,联系时代生活,紧扣考试说明,彰显学科特色,突出能力立意,体现人本理念,兼顾两种功能。整套试题考点覆盖面较宽,题量适中,难度合理,区分度好,信度高,导向性强,考生都能根据自我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一、命题特点
1.贯穿课改理念,促进学生发展。
在贯穿课改理念方面,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特别注重考查综合探究能力。如常见常用汉字的正确读音(第1题)、常见常用词语的正确书写(第2题)、常见常用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色彩及使用范围(第3题)、常见病句的修改(第4题)、文学常识的掌握(第5题)、名篇名句的默写(第8题)、浅易文言文的阅读(第9题对句中文言实词的理解、第10题文言句子的翻译)等突出了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及识记、理解和运用等技能的考查。
在综合探究中,考查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过程及思维方法。如第7题要求学生从3则材料中提炼两条反映我国60年来飞速发展的信息。学生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题干“飞速发展”这两个关键词,再仔细观察统计表,准确阅读两则材料。从学生观察及阅读后提取的信息可以考查出他们的思维过程是否正确、思维聚焦是否合理、信息筛选与提取方法是否恰当,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简明、规范。
新课改认为,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因此,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试题注重激活学生的善良本性,唤醒他们的关爱之心。锤炼坚强品格,培育勇敢精神,使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如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二)“我们为什么活着”,能引起学生深刻追问生命存在的理由,积极思考和探究生命存在的本质要义,努力坚守生命存在的价值追求和可贵尊严,健全和完善自我生命。教育学生既要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也要能够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敢于牺牲生命(第18题、第23题)。
2.彰显学科特色,突出能力立意。
试题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突出了能力立意。如文体知识(第13、16、17题分别涉及记叙文的中心事件、人物形象分析、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第21、22题涉及文章结构知识)、理解能力(第20题理解重要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第15题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含意,第11题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综合探究能力(第7题第1小题信息筛选提取能力,第2小题既抓本体与喻体特征,又扣例句进行仿写,第3小题准确概括与简洁表达)、情景体验与探究表达能力(第12题学生只有真正体验到“滁人游”的快乐,才能用自己的话生动描写,第18题学生只有沉浸在震撼、感动、悲痛等各种复杂情感氛围中,体验到六个身患绝症的孩子那种生命的坚强、心灵的高贵、精神的崇高,才能真正谈出自己的感悟与启示)、鉴赏评价能力(第14题鉴赏评价语言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3.紧扣时代脉搏,回归生活本源。
第4题、第6题、第24题作文一,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回归生活本源,抓住了红歌传唱、经典诵读、孝心传递等社会热点。第7题以建国六十周年为背景,学生通过观察图表,阅读材料,感受到了祖国六十年来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感动于重庆形象代言人的高尚情怀,景仰于巴渝英雄的伟大精神。使学生懂得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道理,拓宽了教师的语文教学视野,使语文教学回归热火朝天的生活本源。
4.落实减负精神,实现两种功能。
为落实市教委“减负提质”精神,努力实现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两种考试功能。试题主要从三个方面科学把握好了“易、中、难”的梯度,一是避免选择生僻繁难材料,二是避免设置问题陷阱,三是充分考虑我市初中毕业生的知识基础、经验积累和认知水平现状。因此,在总分150分中,其中105分(占70%)的试题内容属于毕业性质的水平考试, 30分(占20%)的试题内容属于中等难度,15分(占10%)的试题内容属于难度较大的,后两部分比例的试题内容属于高中招生的甄别性与选拔性考试,有着科学的区分度,突出了两种不同的考试功能。
下面从考试基本情况、答题情况和教学建议三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二、考试基本情况
(一)试题概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共四个大题,24个小题,总题量比去年多一个,但阅读量、书写量及试题结构与往年保持一致。全卷分为四个板块: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现代文阅读(40分)、作文(55分)。全卷客观性试题12分,占8%,主观性试题138分,占92%。
(二)考试情况
此次考试全市平均分110.67分,全市最高分148分,难度系数0.73,及格率91.67%( 90分以上),差生率8.33%(90分以下),优生率32.50%(120分以上),信度0.782,标准差16.60。
从抽样统计数据来看,基本实现了命题意图。各小题统计数据如下:
200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抽样试卷得分情况(N为360)
| 小题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小题满分 | 3 | 3 | 3 | 4 | 2 | 5 | 10 | 10 | 4 | 4 | 3 | 4 | 
| 平均分 | 2.83  | 2.74  | 1.86  | 3.09  | 1.33  | 3.93  | 7.51  | 8.29  | 2.86  | 3.11  | 2.58  | 2.87  | 
| 难度系数 | 0.94  | 0.91  | 0.62  | 0.77  | 0.67  | 0.79  | 0.75  | 0.83  | 0.71  | 0.78  | 0.86  | 0.72  | 
| 标准差 | 0.69  | 0.84  | 1.45  | 0.92  | 0.76  | 1.09  | 2.07  | 2.39  | 1.28  | 1.15  | 1.96  | 1.15  | 
| 区分度 | 0.162 | 0.296 | 0.247 | 0.485 | 0.54 | 0.547 | 0.546 | 0.679 | 0.687 | 0.7 | 0.363 | 0.587 | 
| 小题数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 小题满分 | 4 | 4 | 4 | 3 | 4 | 3 | 4 | 4 | 3 | 3 | 4 | 55 | 
| 平均分 | 3.26  | 2.15  | 1.75  | 2.18  | 2.79  | 2.59  | 3.63  | 2.29  | 1.28  | 1.84  | 2.96  | 40.93  | 
| 难度系数 | 0.82  | 0.54  | 0.44  | 0.73  | 0.70  | 0.86  | 0.91  | 0.57  | 0.43  | 0.61  | 0.74  | 0.74  | 
| 标准差 | 0.74  | 0.97  | 0.95  | 0.94  | 0.98  | 0.76  | 0.98  | 1.45  | 0.99  | 1.04  | 1.01  | 5.26  | 
| 区分度 | 0.442 | 0.365 | 0.367 | 0.43 | 0.352 | 0.408 | 0.402 | 0.499 | 0.507 | 0.566 | 0.532 | 0.7186 | 




 
  减小字体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增大字体



 中查找“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质量分析与教学指导意见”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质量分析与教学指导意见”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质量分析与教学指导意见”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质量分析与教学指导意见”更多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