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What's the matter?
课前准备:
1. 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寻找身体各部位英文名称,各种常见疾病表达法
课上任务:
step 1 Brainstorm
step 2 presentation
step 3 tasks
step 4 practice
step 5 homework
step 6 课后实践
本节课总目标描述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学习用英语询问健康状况并提出建议。通过听、说、做游戏、做事情,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句型: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headache. You should drink some tea. That sounds a good idea. I have sore back. That’s too bad. I hope you feel better soon.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的教学理念。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和实物投影的教学辅助手段,学生活动中设计了两组游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借助本班急救小药箱需要专人负责,招募小医生,创设一种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以英语语言作为第一反映的、在体验中自然习得用英语购物的常见句型,从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自主学习和发散思维的能力。课堂组织形式以小组活动为主,增加每个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和发挥个性特长的机会,在参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体精神以及相互学习、资源共享的意识。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整合已经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记忆、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堂课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并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本节课注重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以激励评价为主,侧重于学生参与意识和能力、探究意识和能力、合作意识和能力、整合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学习策略的调控。
本课的导入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作为教学任务:在了解本班急救小药箱需要专人负责,要招募小医生的事实后,为老师推荐合适的人选。这是本节课的主题,也是贯穿本节课的主线。
预想的效果是:学生感受到课堂45分钟大多数时间是在做一件有意义而且较为感兴趣的事,这种愉悦的心情促使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即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描述人体各部分名称、常见疾病的名称以及如何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这种体验和感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合理运用健康状况的基本句型进行交际;
准确表达自己的感情,并提出合理建议,关心他人。
课前准备
1.收集描述人体各部分和各种常见疾病的词语。
分组小组,每组五至六人。通过上网或翻阅报刊杂志等方法,查找描写人体各部分和各种常见疾病的词句(配图)并针对不同病痛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每个同学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分类并制表。表的内容可以包括身体部位名称、疾病、感觉、合理建议等。
教学设计:
本节课流程图
教学板块设计
导入(Lead in)设计:
目的:通过两个游戏,为完成任务教学做好知识铺垫。以点题——由学校招聘小医生及红十字小药箱,引出本节课的大任务:为老师选出合适的人选。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主人)课堂参与意识。
内容:
\Music and pictures: 通过电脑展示身体各部位名称以及学生常见疾病(自动播放),并配以一首柔美的轻音乐。这使得学生沉静于音乐与生趣昂然的活动之中,将其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此时老师恰到好处地导入任务切入主题。
\Game 1:指着身体各部位,让学生说出名称,以激活学生已经掌握的有关人体各部位的词汇。这个活动Focus o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Game 2: 通过游戏,激活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词汇。游戏规则: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同学写出的有关健康问题的单词多、正确率高。本活动Focus on writing and speaking.
\Look、listen and 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