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第十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9 15:03:52
  5.各组展示。
  6.评价:表扬、鼓励学生们的小品创作。
  7.小结:幻想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工作、生活的动力,能发展我们思维能力。

三、课后小结

 
 
 
 
课题   四季

教 学 目 标:
  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大自然变化,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充满着生机与诗意。在课中的四首作品正是四季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缩影的一方面反映。
  2.聆听由青海民歌《四季歌》及陕西民歌改编的《秋收》,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化及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中,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发展联想与想像,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3.表演《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体验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并进行创作表演。在学唱过程中从歌曲模仿创作手法中初步了解其特征,进行曲式试验创作活动。
  4.继续学吹竖笛,吹奏二声部《故乡亲人》。
 
教 学 内 容:
    1、聆听《四季歌》、《秋收》
    2、表演《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
    3、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歌曲《童心是小鸟》是一首全国首届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大赛组委会推荐的歌曲。
  歌曲通过富有诗意的歌词十分形象地把儿童比拟成是一只快乐的小鸟,把少年儿童纯真的童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反映了他们活泼向上、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歌曲为大调式,3/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共有四个乐句,采用了排比句式,节奏基本相同,曲中含有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极富有特点,使得旋律欢快、跳荡,将我们带入了诗一般美丽的孩子天地里,表现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甜美生活的心情。中间插入了4小节衬词 “啦啦啦”是上下段的连接,曲调轻盈跳跃,进一步抒发了孩子们喜悦欢乐的心情。紧接着第二乐段在节奏上作了变化,旋律变得优美而舒展。唱出了少年儿童无比欢乐的童年生活,尾声结束在主和弦的五音上,给人以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
     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这是一首颂扬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新风尚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歌词十分风趣。
  歌曲吸取了通俗歌曲的表现手法,从“一把雨伞三个头”引伸至“风雨路上一同向前走”,形象地表现了儿童们在雨中风雨共伞的嬉戏玩耍的情趣。歌曲中出现了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句逗中的休止符不同的运用及连续三次出现“ ”节奏型和音程的大跳,使得音乐轻快、跳跃、诙谐有趣。“嘻嘻哈哈”非常口语化,加上下滑音的巧妙运用,生动地刻画了孩子们在雨中欢笑的神情。歌曲最后结束在大调主和弦的三音上,明亮的色彩营造了一种在雨中一往无前的情景,充满着欢声笑语。
教学重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1、表演《童心是小鸟》
2、聆听《四季》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表演《童心是小鸟》
1、歌曲范唱导入。
设问:
(1)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内容?情绪是怎样的?
(2)你怎样理解歌名《童心是小鸟》?
2.教师范唱第一句曲调: 并指导学生视唱这一句。
3.设问:请你找出与这一乐句相同或相似的乐句,说一说它们相同与相似之处并试唱。(提示:从节奏、旋律走向去研究。)
4.教师表扬学生们进行的研究,并进行归纳。
5.学唱第1——16小节的歌谱与歌词。注意要表示出来喜悦、自豪的心情。
6.学唱第二乐段。
(1)教师范唱(包括跳越反复记号部分)。
(2)学生自学曲调并相互交流。
(3)学唱第二乐段歌词,注意欢快的情绪。
7.表演歌曲。
(1)完整地唱全歌。
(2)设问:你能否在歌谱上标上力度记号,表达你对欢乐“童心”的处理想像?(学生自由结合议论——师生讨论。)
(3)教师归纳学生的处理方案。选出2—3个方案进行试唱。
(4)设问:能否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创作,使歌曲表演更丰满、活泼。
(5)师生讨论、归纳。
(6)有感情地表演歌曲。
     
二、聆听《四季歌》
1、介绍传统青海民歌《四季歌》,以春、夏、秋、冬四季开什么花为开头,所以称为“四季歌”
2.初听由小提琴独奏的第一段音乐,感受青海民歌欢快热烈的情绪。再次
听这一段,请同学生看谱跟唱(或跟教师的琴声唱),体验青海“花儿”的风
3.欣赏全曲。
设问:《四季歌》的曲调共出现几次?它们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请用力度记号把它记录下来。?
4.再次聆听全曲。
设问:
(1)全曲在音色彩上有什么变化?能说出每段主奏乐器的名称及形式吗?
(2)从力度与音色的变化上,你能否体验出每段的情绪变化,从而与“四季”联系起来,说说你的想像。
5.比比谁的记忆力好?谁能最完整地把《四季歌》的曲调哼唱出来,谁就是优胜者。
 
三、课后小结
 
 
 
 
第二节
 
教学内容:《一把雨伞圆溜溜》
 
教学重点:准确地唱好歌曲旋律
 
教学难点:唱准8度大调和跨小节切分
 
教学过程:
一、《一把雨伞圆溜溜》
1.情景导入:在夏天的某一天,三位学生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上了一阵大雨,其中一位同生有伞,其情景是怎样的呢?
2.聆听范唱
设问:三位学生在大雨中怎样办?他们的情绪怎样?
3.教师范唱第1—15小节曲调。
(1)设问:这段曲调有什么特点?它由两大乐句组成,每大乐句又由两个小乐句组成。你们听每句的开始音有什么规律?在节奏上又有什么规律?能找出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吗?
(2)在教师指导下,用2/4拍指挥图式(分清强拍与弱拍)放慢速度视唱第1—15小节。注意八度大跳及跨小节切分节奏。
(3)用稍快的速度、欢快的情绪唱好第1—15小节曲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