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歌》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
《草原牧歌》(6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师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
2、通过聆听歌曲,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教学课时:
六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个地方,让我们随着音乐出发吧(播放音乐)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大草原)
二、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出示:(草原图)
提问:你在草原上看见过什么景色?(请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2、初听。师:听草原上传来什么声音?感受歌曲的情景和内容。听听歌曲中唱出了内蒙大草原怎样的景色?
3、学生回答,教师贴画。
4、再听。
师:大草原多么美丽啊!如果我们生活在这里,会是怎样的心情?歌曲中表达草原人民对草原怎样的一种感情?为什么?(学生回答)
5、出示歌词,进一步了解歌曲表达的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风吹绿草遍地花。 水清草美我爱它。
彩蝶纷飞百鸟唱, 草原就像绿色的海,
一弯碧水映晚霞。 毡包就像雪莲话。
骏马好似彩云朵, 牧民描绘幸福景。
牛羊好似珍珠撒, 春光万里美如画。
牧羊姑娘放声唱, 牧羊姑娘放声唱,
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6、了解女中音的音色特点。
师:比较一下和女高音的音色有什么不同?
小结(板书):女中音
介绍:女中音——音色柔和、优美、浑厚,它的音色不像女高音那么明亮、华丽,但有一种亲切柔和,不张扬的感觉。我们也来学一学。
7、学唱(出示唱名谱)
三、课时结束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三、跟老师学学内蒙舞蹈的基本动作,随音乐表演。
四、请学生根据歌曲情绪,设计一些简单的伴奏音型为歌曲伴奏
分组讨论,可加入小乐器伴奏。
五、引入主题诗的朗诵。
出示主题诗:(有感情地朗读)
师:从飞船上遥望地球,能看见我们的长城屹立东方
甲:长城内外是辽阔的土地,五十六个民族亲密团结,幸福欢畅
男:牧羊人的歌声, 女:哈密瓜的清香
乙:正把浓浓的乡情从草原和天山脚下,撒遍祖国的
全体:四面八方
六、回旋曲式全体载歌载舞表演:小乐器伴奏
主题诗朗诵→演唱→歌舞表演
七、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内蒙音乐,学跳了内蒙舞蹈,在以后我们还要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对少数民族能有更进一步地了解,开阔我们的视野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复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师:同学们,在这个美丽的大草原里有个很会唱歌的小鸟,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听听吧。
生:聆听《小黄鹂鸟》
三、新授歌曲
1、揭题
师:让我们也来学学这只黄鹂的声音,唱唱这首歌,好吗?
2、划拍感受歌曲
3、介绍歌曲背景
师:这首歌曲是蒙古族短调民歌,在这首歌里的黄鹂鸟并不是真的黄鹂鸟,而是对恋人的一种爱称。
4、歌词教学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把歌词读一读吧/
生:读歌词。
师:歌词表达了什么含义?
生:回答。
师:是的,他们在赞颂自己的大草原,而且是很自豪的,如果让你们来说说自己的家乡你们会用怎样的语气和心情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生:回答
5、旋律教学
师:是啊,这么美丽的家乡光用说还不够,让我们把它用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吧。
(1)跟师唱歌谱
(2)跟琴唱,师随机指导
(3)完整唱………………………………【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