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工号子》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音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20 15:59:17

 《船工号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船工号子》,能够认识劳动号子的特点。

2、通过欣赏,体验船工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3、通过学习劳动号子,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重点: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

难点:《船工号子》的各段体验和感受,辨别各段的不同音乐特点。

 

一、导入劳动号子

1、学生活动:四人抬一重物。

先请4位学生抬一重物,这时候学生搬起来不一致。

师:谁有办法能让他们抬起重物?这时候学生就会提出,让一个学生喊口令。师接着喊:“一、二”学生一起叫“加油”搬。

请同学说说感受。

通过有口令和没口令两种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口令的作用

2、学生感受劳动号子:赛龙舟

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做划船姿势,师当领队喊口令,同学们划桨赛龙舟。

(通过这样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号子的特点)

3、讨论交流劳动号子的特点。(这种讨论是基于刚才的实践体验基础上的)

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喊得就是号子。通过刚才我们的活动劳动号子有什么特点呢??过渡语不知道怎么连??????

A、在集体活动中   B、一领众和    C、节奏与动作的节奏一致

4、列举生活中,哪些活动还需要号子?

在打夯、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的工程号子;在装卸、挑担、推车等劳动中使用的搬运号子;在打麦、舂米、车水等劳动中使用的农事号子;在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中使用的船渔号子……

二、欣赏《船工号子》

1、出示图片,介绍船工背景。(作为背景音乐第一次为学生播放完整的船工号子)来,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你知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吗?(船工)。这些船工世代生活在我国四川省川江岸边。在这段航道上布满了艰险,密布着险滩、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千百年来,在这航道上柏木船就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而木船的动力可不是机械的,你们猜木船靠什么动力前行的?江上木船的动力来自我们船工的身体。川江船工顺水推桡,逆水拉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川江上闯荡。

2、你对船工劳动时的哪个姿势印象最深刻。你能模仿吗?

3、初听

a请同学们竖起耳朵来聆听这惊天动地的船工号子,请你说说你的听后感。

b介绍歌曲的劳动块景:平水、见滩、上滩、险滩、下滩(出示视频或图片)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在这段航道上布满了艰险,密布着险滩、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船只在运行当中往往会出现平水、见滩、上滩、险滩、下滩等劳动过程。船上的号工是一船之主,船行船停,闯滩斗水,该快该慢,众船工都听专门的号工。 号工根据江河的水势水性不同,明滩暗礁对行船存在的危险性,根据劳动节奏,编创出一些不同节奏、不同音调、不同情绪的号子。 就是流行于这一带的一种船工劳动号子,有“平水号子”、 “见滩号子”、“ 上滩号子”、“ 拚命号子”、“下滩号子 ”联缀而成。

4、听“平水号子”。

师:老师这有段音乐,听听看这段音乐是这些劳动号子中哪一段?

师:为什么你会这么觉得?

5、聆听“见滩号子”,完成表格。

师:接下来听听见滩号子的音乐,看看平水号子与见滩号子在速度、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

音乐片段

速度

情绪

平水号子

 

 

见滩号子

 

 

6、欣赏“上滩号子”,说说船工们是怎么样上滩的?然后模仿。

师:前面就是明滩暗礁,惊涛骇浪,船工们却不畏惧,做好准备迎刃而上,我们来听听船工是怎样上滩的?

7、听两段音乐,哪段是拼命号子?哪段是下滩号子?

过渡语缺少

音乐片段

节奏

情绪

音乐情景

拼命号子

 

 

 

下滩号子

 

 

 

8、哼唱“下滩”时的旋律。

师:船工们刚刚经历了一场顽强的搏斗,又唱起了悠扬的歌声。让我们也随着船工们一起唱一起航行吧。

9、介绍《船工号子》:《船工号子》这首歌是常苏民和陶嘉舟两位音乐家在吸收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为影片《旋涡里的歌》而创作的插曲。歌曲通过平水、见滩、上滩、拼命、下滩再现了闯滩夺险的劳动场景。这是第一次在银幕上展现了川江号子的音乐特点。因此我们欣赏的和真正在川江边上的号子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