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羊毛》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音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21 08:34:43

《剪羊毛》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剪羊毛

 

 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好歌曲X  X.X | XX  XX | X  X.X | X  O‖这一基本节奏音型,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剪羊毛》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牧民的劳动生活,懂得“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换取幸福”的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能唱准确。

 

      2、创编恰当的节奏表现歌曲的情绪。

 

四、 教学方法

 

     跟唱法、欣赏法和表演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  沙锤

 

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

 

1.师:同学们,五月有个很重要的节日就快到了?

 

(学生答: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因为人们用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下劳动的人们。(课件1)学生练习,正确演唱附点节奏。

 

工人叔叔敲铁锤,   叮    叮.   叮   咚

 

农民伯伯割稻子,   嚓    嚓.   嚓   嚓

 

司机叔叔开汽车,   嘀    嘀.   嘀   嘀

 

小同学们在扫地,   刷    刷.   刷   刷

 

 

 板书 : X. 附点八分音符

 

         X  X. X  X

 

 

 

 

 

 

(这一环节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增加的一个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看图片读歌谣,认识劳动得人们,感受到劳动者是光荣的。并使学生在读儿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附点节奏,为新歌教学做铺垫。)

 

2.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开展一次“音乐之旅”,让音乐带着我们穿越时空、穿越国界,到澳大利亚去认识那里勤劳的人们、感受那里的音乐。

 

 

(二)感受歌曲

 

 

     1.澳大利亚非常美丽,有辽阔的草原,是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课件展示2)澳大利亚又叫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因此剪羊毛就成了人们最主要的工作。剪羊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时间长了会腰酸背疼,为了减轻疲劳,人们就一边哼唱歌曲,一边剪羊毛。(播放歌曲)

 

2、听听唱唱

 

(1)、 小羊找家。(旋律选择游戏)

 

 师:牧区不仅景色美,歌曲也这么动听。瞧:这里有几只小羊迷路了,我们帮它找找家吧。

 

(播放课件3)………………………………【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