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茉莉》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册第四单元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21 08:32:56

案例名称:芬芳茉莉

科目:音乐

教学对象:六年级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芬芳茉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包括两个课时。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今天的音乐课讲授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根据课本德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将江苏版、东北版和河北版的《茉莉花》和《东边升起月亮》编排在一起,上了一堂欣赏课。

二、教学目标

1、聆听不同题材、体裁、结构、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与形态,感受音乐情境的美,喜爱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追求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2、了解民歌体裁、演唱风格、曲式结构、表演形式等知识,能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轻声歌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节课我想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将音乐、图片、mtv相结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音乐为主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现了合作、自主、探究的小组合作式学习。在教学方法上,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们去探索音乐的语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聚着劳动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切关怀。因此在设计《茉莉花》这课时,特地以课前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营造氛围,再通过对茉莉花的了解导入新课,进一步通过讲述歌剧《图兰多》的传奇故事,了解茉莉花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激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进而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实践并掌握音乐知识,再通过让学生欣赏比较多种版本的《茉莉花》,螺旋上升拓宽知识面,感受《茉莉花》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时,尽可能的使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感受民族音乐的美,进而爱上民族音乐。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及对《茉莉花》风格的认识了解。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能力。

          3、课前搜索相关内容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课题:听、问、看

1、教师播放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

2、问:刚才听到的音乐你熟悉吗?是什么?把你了解的茉莉花的形态、色彩描绘一下。

3、看:课件多媒体展示茉莉花的图片。

1、学生听流行版的《茉莉花》 。

2、分组讨论、交流。

3、观看茉莉花,了解其形态。

1、 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

2、我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会用各种方法去了解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花的情感。

 二、欣赏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片段《东边升起月亮》。

1、歌剧简介:关于江苏民歌《茉莉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想听吗?

2、播放歌剧《图兰朵》片段和《东边升起月亮》的音乐。

1、学生听老师讲故事。 

2、听歌剧音乐。

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融于感受和鉴赏领域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唱歌曲《茉莉花》。

1、教师伴奏全曲。

2、教师有感情地边弹边唱,强调歌唱表情和声音位置。

3、你感受到这首歌曲是什么样的风格?

4、播放江苏风景课件。

教师:学了江苏民歌《茉莉花》后,想不想欣赏江苏的风光。

5、你能把自己总结出来的歌曲风格用歌声表现出来吗?

6、教师播放歌曲范唱。

7、教师分组检查演唱效果。

1、 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用“lu”模唱旋律。

2、学生轻声试唱歌词。

3、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婉转、柔美)。

4、欣赏江苏风景。

 

 

 

 

5、学生轻声跟范唱带试唱。

6、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1、感受茉莉花的柔美、细腻与江南的人文风情也有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