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 诚信是金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诚信的含义,了解“君子一言,驷马难子追”的内涵,懂得什么是“对人首信,对事负责”。
能力目标;回归生活,体会诚信的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做到诚实做人,讲究信用,办事尽职,实事求是。
二、教学重点:“诚”与“信”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对人守信,对人负责。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展示关于诚信的名言: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
新课讲授:
活动一:“废石”主人的故事
(1)废石主人的决定表明了什么?
(2)你如何看待他的决定?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
说明相对于价值连城的水晶,诚信更可贵,更值得珍惜。他的决定是正确的,给后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许下诺言,就要遵守诺言,并不因为经济利益而改变,这才是真正的诚信。
阅读教材: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
多媒体展示:“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活动二:读故事,猜谜语
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赏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 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
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于是就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会他,但是曹邱生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像是没发生什么事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而这句话是我到处替您宣扬的结果,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而将他当作上宾来招待。这个故事说的是什么成语?
多媒体展示:一诺千金
学生阅读教材115页
了解“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含义
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无数实事告诉我们,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活动三:洗盘子的故事
(1)这个学生的经历说明了什么?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2)试写出表示不诚信的词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1)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人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2)言而无信、信誉扫地……
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含义——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事。
活动四:责任重于泰山
同学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1)对“责任重与泰山”的理解: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重承诺、守信用的人把责任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敷衍了事、弄虚作假,只能骗人一时,无法欺人一世,最终将一事无成。(2)对人负责与对人守信是统一的,不是两会事。对人守信落实到行动上,就是一种对事负责的态度;对事负责是对人守信的具体表现。只有对人守信的人,才能对事负责;只有做到对事负责,才使对人守信得以真正落实,而不是一句空话。(3)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反映出我们没有遵守诚信准则,没有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如果总是弄虚作假、敷衍了事,虽然暂时能骗人一时,无法欺人一世。长此以往,将影响我们未来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所以,这决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必须加以改正。
2、不要轻易许诺
活动五:阅读卖火柴的小男孩的故事。
(1)卖火柴的小男孩是怎样实现自己的诺言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人为什么要践约守信?
(3)教师总结:
小男孩付出了自己的双腿,实现了自己的承诺,是诚实守信的品质使他
这样做的。践约守信是诚实做人的核心,是个人在社会立足的基本要求。
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轻易承诺而不兑现,是一种不良品质,我们在
没有把握答应别人的要求的时,不要轻易放下诺言,一旦有所承诺,我们应该努力兑现,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活动六:小节无害论
1、你赞成“小节无害论”吗?
答:不赞同
2、赞成的理由是什么?不赞成的理由是什么?
答: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事小事之分,小事不诚信,大事也难诚信。
3、自己有过不太诚信的“小节”吗?对这件事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1)教师简单说明什么是“小节无害论”。
(2)让学生讨论是否赞成“小节无害论”,说说各自的理由。
(3)反思自己的行为,自己是否有过不太诚信的“小节”,谈谈自己的体会。
(4)教师总结。
“小节无害论”是错误的。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需要我们认真面对。人的道德水平如何往往就是在小节中体现出来的,诚信做人也是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所以“小节无害论”的观点是错误的。不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
课堂小结: 诚信如同天空中的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没有空气我们会被窒息而死,同样没有诚信的社会,人类也无法生存与发展。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这样诚信的明天才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