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家人关爱我成长》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28 08:18:47

《家人关爱我成长》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余新曹庄小学   戴玲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深切感受到家人无私的爱。

   2、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萌发感激之情。
   3、初步学会如何回报家人的爱,与家人建立和谐、健康的亲子关系。

活动重点: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家人的爱,并懂得理解体贴家人。
活动难点: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家人的爱,并懂得回报家人的爱。。

活动准备 1、制作课件2、教师制作的爱心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学生婴儿时期的照片:猜猜是班中哪位小朋友?
提问:谁知道自己刚出时的体重是多少,身高是多少?现在体重和身高是多少?

教师将数据记录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从一个小婴儿成长为一名小学生,这其中少不了家人的陪伴照顾,让他们初步感受家人的关怀。]

2、小结:每一个小朋友都是从刚刚出生时的小不点成长为今天三年级的小学生,老师算了算,从出生到今天,小朋友们已经在这个世界里生活了三千多天,在这三千多天个日子里,你们从五六斤重的小娃娃一点点地长到了今天这样高、这样重的小学生。那么,你知道在这三千多天里,谁最辛苦?谁对我们的成长功劳最大?
3、出示课题:家人关爱我成长。

二、幸福回忆,体会关爱
过渡:其实在我们成长的每个脚步中都倾注着家人的爱,多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稚嫩懵懂到长大懂事,我们每一天都生活在家人的关爱里,他们时时刻刻关心着我们。前段时间,老师就读到这样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今天就带来和大家一起他分享。

1、出示《妈妈的短信》(强调“爱”)
故事是发生在去年5.12汶川大地震中,一位伟大的妈妈将自己三岁的小宝宝护在身下,而自己却面临着危险,在这位妈妈离开之前,她留给自己的孩子这样一条短信“孩子,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着,妈妈爱你!永远爱你!”当救援人员发现这对母子时,妈妈早已停止了呼吸,而在她怀中的小宝宝却安然无恙!

2、这是个真实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妈妈的爱)
[设计意图:安排倾听的过程也是希望调动他们已有生活经验的过程。]

3、是啊,妈妈关爱我们,爸爸也关爱我们,我们身边的家人都关爱着我们,我们是在家人的关爱中才幸福地成长起来的。那么你在什么情况下也感受到了家人对你的爱呢?
2、引导:是的,在日常生活中,你感受到了家人对你的关爱,那么你学习上取得成绩或遇到困难的时候,家人又是如何关爱你的呢?(怎么安慰你的呢?怎么鼓励你的呢?)

(生病;学习;生活;生日时;;成功时——如获奖时、进步时,解出一题难题时等;失意或失败时——如心情不好事、竞选落榜时、考试考匝时、比赛失误时等;赛前、试前紧张或缺少自信时等)
3、小组交流:老师相信同学们还有很多幸福的回忆,那就轻轻地说出来,与你的小组成员一同分享。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小组交流家人关爱自己的感人故事,在一次次的诉说中,强化了他们的内心感受,接着再让学生回忆家人还为你做过什么事。通过交流,孩子们明白了,家人的爱,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3、同学们,从你们的故事中,老师知道了家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这么多的故事,每一个都那么朴素,感人,说也说不完。

从这些故事当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家人对我们倾注了他们无限的关爱)
三、爱的回报

1、孩子们,家人对我们的关爱是实实在在的,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唐朝一位诗人--孟郊,他为了感谢母亲对他的关怀,写下了古诗《游子吟》。
课件展示:游子吟

(师:让我们同样怀着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一起来诵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朗诵古诗游子吟,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2、同学们,我们就在这爱的包围中,一天天长大起来。此时此刻,你想对自己的家人说些什么吗?
3、同学们,你们的真情很让老师感动,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人,这不仅需要用语言来表达,爱更需要行动。我们应该怎么样关心体贴家人呢?把你实实在在为家人做的事填在上面(书P27)。

4、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仿说、写,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有时,爱还是需要表达,需要行动的,这些行动也是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5、是的,我们并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平常的一点一滴,恰恰可以表达我们最真挚动人的爱!刚才同学们也说了许多自己对家人关爱的方式,那就让我们从这平常的点点滴滴做起。让我们在《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声中把你想对家人说的话,想为家人做的事写在爱心卡上,再贴到爱心树上(让学生贴之前先大声的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爱心卡和听《让爱住我家》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作为父母的孩子,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家人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那么多,我们也应该有所表示。]

6、总结:同学们,这世上,我们是家人的最爱,家人也是我们的最爱,就让这份爱永远注入我们的家。让我们一起唱响这首《让爱住我家》来结束今天的课。
[设计意图:借此提升学生的认识,营造气氛。]

 
感悟与反思: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他们的现实生活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是
有着特殊价值的课程资源。他们已知道家及家人的重要性,可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身子女,他们身上倾注了家人无限的关爱,而他们却往往容易忽视这些或将其视为理所当然。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以体验家人的关爱作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是离不开家人的关心和爱护的,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萌发感激之情。但整堂课上下来,明显感觉有几点不足:一是导入新课时让学生猜这是谁的照片,设计时只是想让学生直观地明白从出生到现在的变化之大而没想到婴儿时期的照片很难猜。二是环节安排欠妥,先让学生倾听《妈妈的短信》反而使课堂一度陷入沉闷的气氛中。也许倒过来,让学生先从身边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家人的关爱再来倾听效果可能会好一点。三是有些感悟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合理有效地进行引导,如学生在交流时说的事虽多,但都局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导他们想想在学习方面家人又是如何关爱我们的,让学生明白家人的关爱不仅在生活中,而是存在于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