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中秋节》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26 10:33:24
中秋节(品德与生活  二年级)
     七星镇中心小学   邓秀文

本课素养培养目标态度和情感:从故事《吴刚伐桂》故事里感悟拥有感恩之心的美。能以积极的态度了解并感受到过节的快乐和激动,通过积极参与到节日的活动,体会过节的色彩与乐趣,乐于挖掘节日中感兴趣的内容。行为习惯:初步培养参加节日活动的能力,能从日常生活中积累学习资源,主动探索,寻找课内外感兴趣的内容,养成乐于和别人一起分享收获和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
过程和方法:亲身体验过中秋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了解各地的传统故事和不同地区的过节习俗,通过听取别人的介绍,借鉴别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尝试在课堂中大胆地交流自己的收获。知识和技能:了解中秋节月亮的模样,以及中秋节的日期,能从日历中找到中秋节这一天。通过人们过节的情景,了解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各种活动及传说的由来。从活动中加深对节日的喜爱之情。
                       第一课时教学任务:主要通过搜集、汇报交流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故事及相关的民风民俗。课前准备: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及民风民俗。教学过程:一、    激趣引题课件出示月饼 ()。什么节日有吃月饼的习俗呢?揭示课题:中秋节

1、中秋节的来历(农历的八月是秋天的最中间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中最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仲秋,也叫中秋)
2、出示课件日历,(指出今年的八月十五是922

3、让学生说说在你的记忆里中秋节是怎么样的?指名说。二、话说中秋用故事会的形式交流汇报,出示课件圆月让学生欣赏,根据学生引入
1、诗情画意话中秋,根据学生收集的古诗《古郎月行》《赏月》《水调歌头》《中秋月》等。

2根据刚才学生她谈到我心中的中秋说到《嫦娥奔月》马上请她说。进入故事这个环节。
a、《嫦娥奔月》学生说。

b、《吴刚伐桂》根据情况,老师给学生讲,“
(善良并有一颗感恩之心就能得到月神的保佑!各地用不同方式过节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各地民风民俗。出示课件)

国外日本称中秋节叫月圆节、坦桑尼亚的赏月节;国内有,灯谜、云南傣族的拜月、湖南侗族偷月亮菜、台湾高山族的托球舞、广州的树中秋、 晋江的烧塔仔、苗族的跳月、香港的舞火龙、贵州黎平侗族赶坪会、云南洱源白族 渔潭、宁观潮、吃月饼等过节方式(海宁介绍好表扬后发月饼)
三、品味中秋

1、我们也带着一颗感恩之心看着明月过中秋吃月饼,反馈重在自已生活中的体会。你需要感恩哪些人,用什么方式感恩?播放音乐《感恩之心》同时发小月饼,看着课件圆月,吃月饼。
2、学生反馈。

五、课堂总结,布置下一堂课的学习任务。(并自愿组合精心策划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庆祝活动。)
 

 
课后反思:我把握的主线是从故事《吴刚伐桂》和《嫦娥奔月》挖掘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善良的感恩之心。“善良的感恩之心”是我本课的主线,围绕着主线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的不断变化我采用各种教学机制开展教学,这是我的优点。我的不足是在古诗方面我化的时间过重,可能是因为放在故事的前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故事比古诗更能理解。今后,在发扬我课堂把握主线的基础上,切实备好学生跳一跳能摘到莱果的最近发展区。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