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一) 高一政治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7-19 12:06:41

一、预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并理解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内容,我国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及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2、能力目标:能准确把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内涵、必然性及地位的理解能力,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的分析

二、预习内容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____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的必然实行___为主体、____并存的分配制度。

2____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

3、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____,激励____,提高____,从而____。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____的根本否定,是____和____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____、____的社会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有按____分配和____分配。

6、生产要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等。

7、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____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____,对____、____、____、创造的尊重。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为主体

了解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了解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理解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二、学习过程

自主探究:

探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务员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体现工作职责、工作能力、工作资历、实绩等因素,保持不同职务、级别之间的合理工资差距”。第七十四条规定:“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