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学案2---19
第七课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温故知新:
试分析我国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学习目标:
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及自治权。
尽量联系实际,结合教材基本知识,全面把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在全面理解把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上,自觉拥护这一制度。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
自主合作探究 |
一、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了解:法律内容 1949年 1954年 1984年 2001年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 (2)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地方: 注意:不能把“各少数民族”理解为“各民族”,不能把“聚居”理解为“居住”。 (3)民族区域自治机关: 注意:民族区域自治机关既是地方的国家机关,又是自治机关,自治机关不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目的: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1)必要性: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历史特点是 现实情况是 (2)优越性: |
【知识联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联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民族政策体现了民放原则,有利于民族原则的贯彻和实施。 自主:判断 (1)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也是自治机关。( ) 合作探究: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具体原因是什么?(可以从历史原因、现实国情和优越性等方面来分析归纳) 3.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构建知识树:………………………………【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