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复习-探究性实验研究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1-06 10:47:19

实验探究一般过程

  一、确定实验课题和目标
1. 实验课题
包括:
① 研究对象;
② 研究现象;
③ 作用于对象的因素。

如: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 实验目标
明确实验研究的问题和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如:探究唾液淀粉酶的作用的最适pH。实验课题和目标可能一致。

二、做出问题假设
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基础和符合逻辑的论据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尝试性的解释。(因为……所以……)

如:因为酶是蛋白质,高温可以引起蛋白质变性,所以认为: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高温或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酶有其作用的适宜的温度。

三、制定方案
1.明确实验原理
实验操作过程或实验方法所依据的科学道理(在实验设计中可不写出)。

如:淀粉遇碘后,形成蓝紫色的复合物;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形成蓝紫色复合物。

2. 选择材料用具:
确定材料用具需注意如下问题:
⑴ 实验材料选择的一致性(如:生长状况一致的两株植物……。除欲处理的因素外,其他条件要保持一致)有些实验材料实验前要经过预处理(也可写于实验步骤 中)。

⑵ 试剂要确定明确浓度:如2%的淀粉酶溶液。

⑶ 实验装置要具有严密性和合理性。

3. 确定方法步骤(实验程序)
设计实验步骤时需注意的问题:
(1)分步叙述,一般实验步骤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① 取材或实验材料预处理:注意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要选择多个样本进行实验。

② 分组:确定实验组合,注意研究对象或器皿要有标记。

③ 对实验对象进行操作。

④ 实验现象或结果的观察和记录。

(2)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要进行实验记录的设计,以保证实验记录科学、准确、客观全面。不丢掉有用的信息为结果分析提供丰 富的资料。实验记录的设计包括:
确定观察和记录的时间;设计观察和记录内容(在实际记录中,要将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如实用准确语言和科学术语描述出来,记录要实事求是,与预期相矛盾 的现象、数据也要记录,这些记录可能不支持假设,但也可得出正确的结论或找出失败的原因);确定记录方式:如文字描述、表格描述、画观察图等。

(3)注意遵循下面两个原则
① 控制单一变量(可变因素):
既控制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的其他变量保持一致,并且适宜(进行单因子分析),对实验材料要求的表述,对部分实验条件要有量、时间等描述:如37℃水 浴中温5min,加入等量……

② 设置对照实验:根据具体实验,设置对照类型
a、空白对照:不给对照组任何因素处理。如过氧化氢的自然分解。

b、自身对照: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如对同一人的不同条件下的营养状况的研究。

c、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互为对照。如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标准对照:以常规的品种、常规的浓度为对照。

总之,实验步骤要科学、合理、具体、可行,要用科学术语叙述,各步骤之间要有一定的连续性。

4. 预期可能实验结果及其和所做出的假设的关系:如果……就说明……

5. 标明注意事项:如试剂的配制、实验的安全等

四、实施实验方案

五、实验分析及结论
1. 实验结果分析:
对记录下来的现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

⑴ 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数据资料可用数学计算及统计、图解(坐标曲线图、柱形图、表格等)等表示,准确真实描述实验结果。

⑵ 深入分析实验结果:
通过判断、推理和分析,对结果加以说明、解释或评价;对预期以外的结果做出恰当的分析和说明。

2. 获得结论,进行研究成果交流: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阐明实验结果和假设的关系,概括出规律性的结论或问题,撰写研究论文,以一定方式和他人进行成果交流。

实验复习练习题

  1.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 后、末几个时期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
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视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C.无染色体形成   
D.显微镜倍率不够

3.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相互作用能产生颜色反应的原理,可以鉴定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的存在。

(1)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需鉴定的有机物 用于鉴定的试剂 反应产生的颜色
还原糖 斐林试剂  
蛋白质   紫  色
淀  粉 碘  液  
脂  肪   橘黄色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