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学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07 20:40:35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浓盐水,滴管。

小组实验:每组一个马铃薯、蜡烛、火柴、不锈钢勺子2个、食盐、白糖、装有200毫升温水的烧杯、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物体的沉浮。

      (出示马铃薯)这是什么?(生可能回答:土豆、马铃薯……)

       这是土豆,又叫马铃薯。(板书:马铃薯)

  2、(出示一个烧杯)烧杯里放的是清水,现在,老师准备把马铃薯放进水里面,猜猜看,马铃薯是沉还是浮呢?(教师演示——马铃薯沉下去了)。

      (板书:清水      沉)

  3、(拿出马铃薯,擦干)现在,同一个马铃薯,老师变一个小魔术,让它在液体中浮起来。(教师演示——马铃薯浮起来了)。

4、马铃薯在液体中为什么会有沉有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板书:在液体中的沉浮

5、其实一切魔术,都离不开科学原理,谁能破解这个魔术的秘密?

  6、学生自由猜测发言。

二、设计实验,验证猜测

  1、这只是你们的猜测,科学上讲究证据,你们有什么方法来比较这两杯液体的不同?

  小组讨论一分钟。

  2、交流汇报。

(如果学生提出尝)大家赞同他的方法吗?在不知道是什么液体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尝?实验室的任何药品和试剂,我们都不能随便去接触,更不能去尝它,有些看起来很透明的液体,也可能有剧毒。

(如果学生提出闻)如果有气味的话,能用闻的方法,但是这两杯液体是没有特殊气味的,用闻的方法判断不出来。

(如果学生提出晒)把水放在太阳底下等它蒸发,时间太长。

(如果学生提出加热)我们可以利用加热来区分两种液体。

3、下面就用加热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不锈钢勺子,滴管,蜡烛、火柴,有了这些材料,你准备怎么做呢?

   4、(出示实验要求)

    A、火柴梗和加热后不锈钢勺子要放在实验盒里。

    B、不锈钢勺子放在蜡烛上加热,仔细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5、学生分组实验,巡视指导。

6、学生汇报

7、同学们通过实验都有了共同的发现,就是加热使马铃薯沉的液体,小勺中没有留下什么明显的痕迹,加热使马铃薯浮的液体,小勺中留下了白色颗粒物体,这说明两种液体的确不一样。

8、虽然我们不能确定使马铃薯浮的液体到底是什么液体,但是我们能够肯定里面溶解了某种物质。(板书:溶解了某种物质     

三、探究活动

1、现在,同学们能自己动手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吗?

2、老师这有盐、白糖,每个小组选取其中的一种物质。

(出示实验要求)

往杯子里加物质,请一次一次地加、搅拌,完全溶解后,再放入马铃薯,观察其沉浮状态,并做好记录;

3、学生分组实验,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

5、师总结: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6、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可能是什么液体?

(学生汇报:可能是浓盐水、浓糖水。)

四、总结

我们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已发现浓盐水、浓糖水都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如果将这些液体混合起来会使马铃薯浮起来吗?其他液体会使马铃薯浮起来吗?课后同学们对此会有更多的发现。

 

板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清水              

溶解了某种物质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