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热胀冷缩 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2-01 10:15:19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并实验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烧杯、常温水、冰水、热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通过研究椎形瓶里的液体,发现了液体有什么性质?(板书:热胀冷缩)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2、(出示锥形瓶)现在是谁占据了这个锥形瓶的空间?(板书:空气)空气是气体,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受冷体积会缩小吗?(学生回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空气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空气:

1、师: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新的实验装置,来研究锥形瓶内的空气是否热胀冷缩呢?在设计实验装置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问题:

1)用锥形瓶来收集空气,需要把收集到的空气密封吗?为什么?

2)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瓶内空气体积的变化呢?

学生讨论怎样设计实验装置。

3、师:在今天的课堂上,你认为用哪种实验装置最合适?最方便?

4、提问:如何让收集到的空气受热、受冷呢?

5、课件出示实验器材,提示:从热水中取出锥形瓶后放入常温水冷却两秒,再放入冰水,防止骤冷骤热引起锥形瓶爆裂。

6、讲述实验注意事项。

7、学生实验。

8、学生上台汇报。

9、提问:从刚才的实验现象中得出什么结论?

10、游戏:肥皂膜受冷受热。

    11、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12、空气能热胀冷缩,水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们把两者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三、模拟实验探究热胀冷缩的原因

1、师:温度变化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而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要明显的多,为什么呢?我们继续来研究。

2、(音频:空气分子)学生上台来模拟空气分子,空气分子们都比较安静地排好队了。温度升高了,空气分子们开始做跳跃运动。降温了,空气分子们抱成一团。从这个模拟实验中,你知道空气为什么会热胀冷缩了吗?

3、(音频:水分子)同学来模拟水分子。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比空气分子要大很多,相当于小朋友们双手都拉在一起,受热后水分子运动加快了,向外跑。他们之间的距离怎样?能拉大很多么?受冷后水分子安静地紧缩在一起,他们之间的距离怎么样?

4、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水的热胀冷缩没有空气那么明显么?

5、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的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四、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空气的热胀冷缩。其实利用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1、乒乓球被踩扁了,怎么办?(学生上台试)为什么能这么做?

2、夏天的自行车车胎不能把气打得太足,为什么?

3、平底烧瓶的底部有一些水,用橡胶塞固定,上面插入一根玻璃管,将这个烧瓶放入热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为什么这个喷泉喷的这么高呢?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能解释么?

4、小组讨论:怎样使喷泉喷的更高?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