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小学科学探究教学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教学内容分析】
《排序》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的第一课。该单元属于专门的科学探究技能训练单元。本课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认识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排序,自然地理解并认识到排序是科学研究中整理资料的常用方法之一;排序有利于人们从杂乱无章的信息中寻找规律、形成概念和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排序同样也是科学学习过程技能的重要环节之一。考虑到学生对排序已有一定的基础,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中的排序经验,引入一定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掌握排序的方法和意义。
【学习目标】
1、能辨别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
2、能独立地根据物体的同一特征进行排序。
3、尝试按两个或多个特征同时给物体排序。
【教学准备】
1、一个俄罗斯套娃、记录表、信封、三种不同标记的铅笔(4B、4H、HB)。
2、三种塑料薄膜(速封膜、塑料袋、保鲜膜和相关记录表)每组各一份。
【重点难点】利用某一特征或多个特征进行排序。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兴趣导入(出示6个随意摆放的俄罗斯娃娃玩具)
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6个美丽的俄罗斯娃娃,你们有什么摆放的方法能使它们变得既美观又吸引人呢?(生摆)你是按什么标准摆放的?(生)这种摆法显得井然有序,确实让人觉得它们更惹人喜爱、更吸引人。那么你们认为这样的摆放和原来随意摆放相比有什么不同?(生)
(设计意图:课前刻意在桌子上随意摆放6个俄罗斯娃娃,为学生的操作活动提供素材。)
二、 明确目标:
师:下面看一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学们在心里默读一遍,谁能用洪亮的声音读一遍。(生)根据目标,我们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就是利用某一特征或多个特征进行排序。
三、 民主导学:
(一) 揭示什么是排序。
师:刚才老师说在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排列活动有很多,比如学校开运动会排名次就是根据同学们获得的分值高低进行排列的,现在每个小组讨论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的排列活动有哪些?说出按什么特征排列的?(把这些特征分别写在副板书上)
小结:(边说边写)板书1:根据物体的同一特征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科学上叫排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排列活动,帮助学生建构“排序”概念。)
师:为什么要给物体排序?排序有什么好处啊?(……)
师:正因为排序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排序。不仅生活中有排序,科学家在研究中也用到排序的方法。
(二)按同一特征进行排序——给声音速度排序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教材打开52页有一组数据,这是科学家测出的关于声音传播速度的数据,我们能不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声音在哪一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哪一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最慢?…(生)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生:排序)
师:按照什么特征排序呢?(生:声音传播速度从快——慢;声音传播速度从慢——快),现在老师提出自学要求同学们请看:
学习要求: 1、组长带领组员在自学后给数字整理顺序。
2、把排序结果填写在52页右侧表格中。
师:好了,现在开始活动吧!(每一名同学都边自学边填写记录)
展示:哪一组先来说说你们填写的结果。
汇报前老师提汇报要求:汇报时首先要说一下你们小组是按什么标准排序的,有什么发现?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师:(出示幻灯片)刚才的小组是按照声音传播速度从快——慢的特征来汇报的,发现了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0℃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慢,前五种物质都是固体,第六种物质是液体,第七、八种物质是气体,由此看来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其次,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师小结:排序方便了我们的研究,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找到在数字中隐藏的规律。
师:其他组还有不同的排序方法吗?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师:(出示幻灯片)刚才这个小组是按照声音传播速度从慢——快的特征来汇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在0℃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慢,在铁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师小结:不论是按照从快到慢的特征排序,还是按从慢到快的特征排序,我们的结论都是一致的,由此进一步得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其次,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所以说无论在生活还是科学学习中都要用到这种方法,排序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整理信息的方法。(板书2:是一种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科学家整理数据这个活动,使学生亲历排序、寻找规律的过程,从而体悟到排序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使混乱的数据变得一目了然,便于交流,便于查询等,从而加深感悟排序的重要性,也为学生以后的科学探究打下方法基础。)
(三)按同一特征进行排序——给铅笔标记排序
师:老师前几天到商店去买铅笔,发现铅笔上有一些标记有4H、2H、HB、2B、4B,这些标记是什么意思?它们又是按什么标准排序的呢?请大家用不同标记的笔在这张纸标记对应的位置画划痕。看有什么发现?
师提出实验要求:
1、用不同标记的笔画划痕时要用同样大小的力。
2、感觉一下铅笔在纸上的软硬度并观察划痕的轻重。
师继续强调记录单上排序方法的填写:根据小组同学刚才画划痕后的发现,确定排序标准,再根据排序标准排列顺序。
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展示成果: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师出示幻灯片介绍铅笔标记的知识。
师小结:刚才我们是根据物体的某一个特征来排序的,比如声音传播速度是根据声音传播快慢来排序的,铅笔标记就是根据铅笔划痕颜色的深浅来排序的。那么我们能不能按两个或多个特征排序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熟悉的铅笔进行排序,既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又期望学生能从中明确排序时必须以同一特征为基础。)
(四)按物体的多个特征来排序——给3种不同的塑料薄膜的褶皱性、抻拉性、透明度排序………………………………【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