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小学科学探究教学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12 10:40:08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一、课题导入(大约3分钟)

为学生提供三杯水(一杯冷水,一杯温水,一杯热水),首先让学生把左右手指同一时间分别放到冷水和热水中,看有什么感觉?然后把手指拿出同时放到温水中,看两个手指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

正是由于三杯水的冷热程度不一样,才使同学们有不同的感受,从而揭示温度的概念(板书: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导入新课:“冷热与温度”。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用感官可以感受冷热,但同时意识到用感官是准确的。)

二、学习目标(大约2分钟)

1、科学概念

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2、过程与方法

①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重点)

②能根据记录的数据概括热水变凉的规律。(难点)

③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敢于大胆想象;

②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③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④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烧杯、冷、温、热三种温度的水、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实验报告单、温度计模型、曲线图、教学课件。

2、学生(个人或每组)准备 手表,曲线图,实验报告单,烧杯。

四、学习过程:(大约15分钟)

(一)指导学习  亲身体验

1、认识温度计的构造。

学生了解了温度的概念,那么要想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就要借助科学仪器---温度计。

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温度计之后,出示“温度计构造”课件,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各部分构造。

2、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师规范的演示、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其中,教师在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时,重点强调在使用温度计时,手指要捏住温度计的顶端,并且在温度计液柱不升不降时再读数,并时刻注意眼睛与温度计液柱顶端保持水平,这时才能正确读数。

同时揭示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板书)。

(出示课件)如:今天的气温是:

读作:十七摄氏度   写作:17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读作:一百摄氏度   写作:100

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是:

读作:零摄氏度  写作:0

有时温度比

零摄氏度还要低,该怎么表示呢?

写的时候在温度前面加一个“-”号,如:“-20℃”。

为了巩固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教师利用温度计模型来检测学生是否正确掌握,教师适时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有使用温度计的经验,但缺乏科学性。通过教师科学细致的讲解和指导结合恰当的练习校正,使学生能准确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为下一步实践操作作准备。)

3、实际测量三杯水的温度。

学生掌握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知道了温度的读法与写法,小组就合作交流,实际操作,测量桌面上三杯水的温度,并填好实验报告单。

(二)自主探究  体验成功

1、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一杯热水放的时间长了会怎么样?”、“如果每隔相同的时间测量一次热水的温度,温度下降会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

2、猜想推测:

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想和假设,学生提出假设,师列举出来:a、有规律:快——慢   慢——快  均匀下降      b、没有规律

(设计意图:敢于大胆想象,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允许学生提出问题,只有带着问题,才能充满兴趣,才会有探索的激情,而且学生只有充满兴趣和激情,对于探究的过程才会认真的付诸活动过程中。)

3、制订实验方案:

小组讨论,制定研究。使学生明确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需要哪些材料:(温度计、铁架台、杯子、热水、记录纸、手表)
   
②需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
   
③怎样记录?从什么时候开始记?隔多长时间记录?(必须经过多次测量,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发现温度变化的规律,大家统一一下,测5次,并且每隔2分钟测一次温度,并填好实验报告单)

④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任务是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一系列引领性的提问,化解了此次实验中的难点,在宽松和谐的对话中和学生共同制定了活动方案,充分体现师生互相尊重,也为科学探究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

4、实验探究(观察、记录等):

小组研究,收集数据,教师适时指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总结温度变化的规律,我经过课前测试,使热水的水温大约在80左右。)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是科学探究的常用学习方法,每个组员各负其责,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获得知识。)

五、展示交流:(大约15分钟)

教师组织小组展示交流,互相补充评价,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六、达标反馈:(大约5分钟)

1、物体的(          )叫温度。

2、要准确测量温度,用(          )。

3、温度变化的规律是由(      )到(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