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doc
一、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1、知道什么是关节并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关节的位置;
2、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的活动形式和关节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体上一些关节的位置;
2、了解关节的多种活动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关节在人体各种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感受人体关节的神奇与巧妙,激发研究人体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
2、难点: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木棍 胶带 绳子 皮筋 豆粒
2、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人体骨骼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看视频,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机器人行走、人类运动的视频,观察对比:机器人行动起来与我们人类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2.学生交流介绍,演示机器人行走和人类行走的动作。
设计意图:视频展示或真人模仿,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本课的神秘感,同时也为揭示课题做好铺垫。
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
4.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讲解:什么是关节?(借助图片半导体天线、挖土机手臂来解释_骨头与骨头能活动的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初步了解关节能活动并有连接作用。
2.讲述后提问:我们都知道骨骼是由206块骨头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人体的支架。每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之间由关节相连。那是不是所有的关节都能运动呢?
简单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身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我们把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头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关节。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在解剖学中关节指的是活动的关节。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关节,知道关节分两种,我们主要学习研究的是解剖学中的关节(即活动幅度较大的关节)。
4.小组活动(同桌):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
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后,学生亲身实践,进入本课的热身阶段,同时也为下面的游戏做铺垫。
6.游戏:猜一猜: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关节图片,利用刮刮卡来标明图片中关节的名称,学生积极发言回答关节名称,教师积极的鼓励并给予评价。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软件的多功能增加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把整课初次带入小高潮。………………………………【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