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撬棍的学问 教学设计2 冀教版五年级下科学.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6-16 09:02:56

2. 撬棍的学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杠杆的作用,知道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用杠杆尺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在操作体会和实验基础上得出结论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在实践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联系实际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类只有了解这些规律,才能更好的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

 

活动材料:

  1、演示材料:杠杆实验盒一套、剪刀一把、郎锤一把等。

  2、分组材料:杠杆实验盒若干。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

   1、老师:孩子们,大家好,这堂自然课由陈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研究,大家欢迎不欢迎?

   学生:欢迎。

   2CAI出示录像:请孩子们来欣赏一段录像。今天天气真好,宋叔叔要带孩子们去郊游。要到达目的地,必须经过一段乡间小路。忽然,一块大石头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这可怎么办呀!

  3、老师:谁来帮他们想想办法?

  4、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办法。

          1)几个人搬。  (2)几个人抬。

           3)用锤打碎。  (4)垫棍滚动。

           5)用绳子拉。  (6)移土埋石。

           7)起重机搬。  (8)挖土机移。

           9)用车拉走。  (10)用棍子撬。

   5、老师:这么多办法,你认为哪一种办法最简便?

   6、学生举手说出自己的意见。

   7、揭示课题:CAI出示,齐读两遍。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杠杆:

   (1)看到“杠杆”,你们想研究什么?

   (2)学生分别说出。

   (3)老师:同学们想知道的真多,我归纳出以下三个问题:

  a. 什么是杠杆?

  b. 杠杆由哪几部分组成?

  c. 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怎样才能省力?

   (4)老师:第12两个问题,自学课本44页第二、三自然段,读一读、划一划、与同桌交流交流。

  (5)老师:谁来说一说?

  (6)老师:请孩子们拿出这幅图,用彩色笔标出杠杆的支点、重点、力点。学生在图上标出。

  (7) 老师:拿23名学生标的图,在展示平台上依次展示。

    学生判断。

  (8)老师:标正确的孩子举手?孩子们真能干。CAI出示图片,老师:谁来指出杠杆的支点、重点、力点。(抽24名学生)

   2、演示实验1

  (1)老师:这是杠杆尺,这是支架,把支架安装在实验盒上,再把杠杆尺用螺丝锁在支架上,我们就把实验装置组装好了。

  (2)老师:我在杠杆尺左边挂2个钩码,右边挂几个钩码,杠杆尺才能平衡?

  (3)学生:2个。

  (4.指出这时杠杆尺的支点、力点、重点?抽两名学生指一指。

  (5)指出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是多少格?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是多少格?

  (6)重物是几个钩码?提起重物的力是几个钩码?

   3、开放性实验:

  老师:我们现在来研究: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怎样才能省力?就是你们提出的第三个问题。

  老师:在实验中可以交流、请教自主完成实验,填写好实验报告表,再根据你们的实验和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写出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

  老师参与各组实验。

  老师:谁先来汇报实验?

  学生:边演示边讲解。

  老师:你们发现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

  三、学以致用:

   1.出示图,老师:它是运用了什么?它是否省力?

   2.老师:谁能举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运用了杠杆的作用,它是否省力?

   3.学生分别举例。师生互评。

   4.出示图片,老师:谁来说出它运用了杠杆什么作用?

  5.总结探究的方法。

  6.老师:你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受到什么启发?………………………………【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