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斜坡的科学 教学设计2 冀教版五年级下科学.doc
4、斜坡的科学
教学目标:
1、能从对斜面的作用所做的多种假设中,确定一种进行研究;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验证不同斜面的省力情况;举例说出哪些物体是变形的斜面;能制作不同坡度斜面的螺旋模型,找出两种模型的差别;能通过比较发现斜面与螺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愿意与同学交流使用斜面的好处与不足。
3、能举例说出斜面的组成;用自己的话说出斜面能省力的道理;能说出科学实验的作用;能用斜面的原理解释密螺纹的螺丝钉比疏螺纹的螺丝钉拧起来更省力的原因。
4、能够从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找出3个以上应用了斜面的地方。
教学重点难点:
1、用斜面的原理解释密螺纹的螺丝钉比疏螺纹的螺丝钉拧起来更省力的原因。
2、通过比较发现斜面与螺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材料准备:
分组材料:测力计一个、木块一块、机械实验盒一个。
课时安排:
用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活动3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研究斜面的作用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实验对斜面的作用进行假设。
2、能用对比实验证实自己的假设。
3、能说出科学实验的作用。
实施过程:
1、教学时利用教材中本课引入的图和生活中的经验,用很短的时间指导学生认识斜面。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对斜面作用的研究上。
2、学生对斜面作用所提出的假设结论,除凭经验外,教材安排了对学生如何提出假设结论的理性思考的训练。同时渗透距离与力的关系的认识,要让学生按照教材所设计的帮个思考问题思考后再提出假设。
3、斜面省力的实验分成两层进行:第一,验证使用斜面可以省力的实验;第二,发现不同的斜面省力不同的实验。
4.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科学学习中独立开展科学实验,从规范、科学的设计与操作中得出结论。
二、教学把斜面“卷”起来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比较发现斜面与螺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螺旋模型的优点。
3、能制作不同坡度斜面的螺旋模型,并能找出两种模型的差别。
实施过程:
1、此教学活动是在前一活动认识了斜面能省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螺旋是斜面的变形,螺旋实际上就是个斜面,具有省力的用途。
2、第一次实验所使用斜面的长度与高度比与后面几次的长度与高度比要有分别。
3、实验时安排将相同的斜面分别卷在不同直径的木棍上,帮助学生将卷起来的不同形象联想到盘山公路和螺丝钉的应用上。
三、斜面的应用
活动目标:
1、能举出3个以上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实例。
2、能说明为什么斜面也是一咱简单机械。
实施过程:
1、教材出示了劈柴图,图中的斧头是简单机械“尖劈”。尖劈的名称不讲,只要求学生发现斧头刃的两侧分别是两个斜面即可。
2、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找出更多的应用斜面的实例。
拓展活动:
研究动物省力的“工具”
让学生知道动物的齿、爪等相当于“尖劈”,同样具有省力的作用………………………………【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