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2-19 12:56:02

【整体设计】

六年的孩子已经学习了很多的植物,并且他们也已经种植过植物。对于植物,他们有一定的认识。特别是植物当中的一部分,如一些花、水果、蔬菜等。这样一些植物,平时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多。

分类是一种很好的认识周围世界的科学方法,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分类思想,在教学中渗透这种方法并再次使用,相信学生能进一步提高其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

本堂课安排两次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时要有任务驱动。例如第一次活动时交代清楚小组任务:阅读和交流卡片上的植物图片和文字之后,请小小讲解员用精炼的语言到展示台前来讲解卡片上的植物名称、环境与特征等。

在给植物分类环节中,讨论并确定植物分类的标准时,要鼓励学生、肯定学生,定植物的分类标准时要求可以宽一些,标准不是唯一的,可以不尽相同;标准定好后,分类要严谨,给植物具体分类时务必要求严格一些,而且在填写表格时,只要求写编号(事前先给卡片编上号),不要求写名称,目的时为了节省时间。

课尾安排介绍林奈——最伟大的植物分类学家一环节。林奈是瑞典生物学家,生物分类法(双名法)的创立者。林奈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分类学的研究与实践之中,对分类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这一环节旨在激发学生课后继续去学习、研究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教学难点  给植物分类。

教学准备

1、学生探究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校园植物,学生植物卡片;

2、教师探究准备:展示台,老师植物卡片,PPT,植物实物。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观看一些植物的图片。

2、除了这些之外,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很多的植物,我们一起来阅读植物卡片。说说它们的名称,长在哪?有什么特点?

二、自主探究

(一)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

1、小组成员阅读、交流卡片上的植物名称、环境和特征。

2、请小小讲解员用精炼的语言到展示台前来讲解卡片上的植物名称、环境与特征等。

3、认识校园植物。

由此可见,植物数量、种类数不胜数,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植物的数量太多太多,植物专家是怎么认识这么多植物的呢,所以我们要给植物进行分类。

(二)给植物分类。

1、你们认为给植物分类的标准是什么?今天我们分类的标准不是唯一的。

2、你们每个人都是小小植物学家,下面就分小组给卡片上的植物进行分类,填写表格时,只要求写编号,不要求写名称。

3、汇报交流。

三、课后延伸

介绍最伟大的植物分类学家——林奈。(略)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