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2-19 12:55:10

【设计理念】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课。前四课研究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以学生熟悉的动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记录、统计、交流等活动初步建立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相貌各异的我们》这一课就是以生物家族中我们最熟悉的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让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的相貌都存在着差异,引领学生建立同一种生物不同的个体也是多种多样的认识,从而丰富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1.以教材为依托。本课教材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编者已经作了精心安排和设计,本人认为作为一线教师,完全没有必要再对教材进行大动干戈,进行所谓的“优化处理”。要把主要精力化在对教材的理解上,要认真分析研究教材,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教育因素,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尽力达成课时教学目标。但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情感、认识、兴趣等是不可能相同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更需要老师自觉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譬如,本课教材中有安排“画相貌特征”和“将两种相貌特征边画边组合”两个活动,但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我认为这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难度太大,要求过高。往往是既耽误了时间,又达不到预设的目标。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取消了画图的环节,取而代之的是通过观察进行“口头描述”和“性状分类”游戏。这样处理,就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但教学目标没有变。

2.以学生为主体。科学课程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力争贯彻主体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原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观察、讨论、猜想、思考的过程中,亲历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的整个过程我都围绕全班学生展开,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下,由近及远,通过观察、分类、讨论、交流等活动,从而认识个体组员全班同学人类以及整个生物界其生命个体的性状特征都存在着差异。

3.以探究为核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本课中有效地组织小组观察、统计,全班汇报、交流活动,在强调观察、讨论、汇报的基础上,重在发展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在对观察现象进行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填写个人相貌特征性状表,使学生的描述更清晰,同时通过给全班学生分类活动,也更容易从中发现规律,探究也就更加深入有效了,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2.生物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个体。

过程与方法:

提高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协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教学难点

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探究准备: 我的相貌性状分析表、小组相貌性状调查统计表、镜子若干。

2.教师探究准备:教师相貌性状分析表、班级相貌性状调查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展示:全班同学的照片。

2.引发思考:“你们怎么一眼就能认出这照片中的人?”

3.揭示课题:相貌各异的我们。

二、活动一:观察我们的不同。

1.课件展示:两位同学的照片。

2.观察对比:他们的相貌特征有哪些不同?

3.交流归纳:两位同学的不同之处(教师图片展示两位同学的主要性状特征),引出各种相貌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4.出示教师的照片,分析并完成教师相貌性状分析表。

 

 

 

 

我的相貌性状分析表

姓名:            

相貌性状

有耳垂

无耳垂

前额“V”发尖

平发际

下颌中央有沟

下颌中央无沟

卷发

直发

有双眼皮

无双眼皮

我的特征

 

 

 

 

 

 

 

 

 

 

在你具有的性状下打“√”

5.组内观察,并完成我的相貌性状分析表和小组性状调查统计表。

小组相貌性状调查统计表

      小组      人数        

性状

人数

 

性状

人数

有耳垂

 

 

无耳垂

 

前额“V”发尖

 

 

平发际

 

下颌中央有沟

 

 

下颌中央没有沟

 

卷发

 

 

直发

 

有双眼皮

 

 

无双眼皮

 

三、活动二: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并完成全班记录表。

小组

有耳垂

无耳垂

前额“V”发尖

平发际

下颌中央有沟

下颌中央没有沟

卷发

直发

有双眼皮

无双眼皮

1

 

 

 

 

 

 

 

 

 

 

2

 

 

 

 

 

 

 

 

 

 

3

 

 

 

 

 

 

 

 

 

 

4

 

 

 

 

 

 

 

 

 

 

5

 

 

 

 

 

 

 

 

 

 

6

 

 

 

 

 

 

 

 

 

 

7

 

 

 

 

 

 

 

 

 

 

8

 

 

 

 

 

 

 

 

 

 

9

 

 

 

 

 

 

 

 

 

 

统计

 

 

 

 

 

 

 

 

 

 

2.分析统计表,归纳全班相貌性状分布情况。

四、活动三:讨论我们的相貌是唯一的吗

1.分类游戏:将全班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按相貌性状的不同逐渐进行分类。(根据分类情况,将全班学生分成8组或16组,直至分出有一个唯一存在的同学)

2.课件展示:性状图。

3.教师引导:我们统计的5个性状就可以将我们分成了32类,而我们之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同之处,如果我们将我们相貌特征中的所有性状都组合进去,我们获得的性状图会是什么样子呢?还会出现具有相同性状的人吗?

4.双胞胎的分析。教师出示两组双胞胎的照片,学生观察分析,他们的相貌一样吗?

5.相关内容补充与拓展(机动)。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