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1节地球的自转教案(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4.1 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特征,知道地球自转方向。
2、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
3、能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4、通过对地球运动规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知识背景
学生在小学了解了一些地球运动的常识,初步具备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些知识,但其建立的运动空间运动概念还处于朦胧想象的阶段。
学习需求
对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天文现象的形成原因较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特征。
难点:晨昏线(圈)的含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实验法
情景形式:探索研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地球的自转”、地球仪、白纸板、橡皮泥和火柴。
学生准备:地球仪、硬纸板、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1、提问:在小学中我们已经学过太阳和地球间的运动规律,请一个同学说说: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还是地球绕着太阳转?
【生】同桌讨论,举手回答。
【师】2、抽生回答。(结合第一册《科学》中“太阳系”的知识,说明地球是绕着太阳转。播放课件“地球的绕日运动”,加深印象)
3、提问:我们坐在平稳行驶的汽车上,专心观看窗外的景物时,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生】同桌讨论,举手回答。
【师】4、抽生回答
(结论: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车窗外的景物在不断后移,但不觉得我们自己在向前移动。)
5、由此引出:地球虽然实际上是绕日运行的,但我们像坐在平稳行驶的汽车上专心观看窗外的景物时一样,会产生看上去像太阳在绕地球旋转这样一种错觉。
6、引入地球的自转:为什么每天太阳会东升西落呢?(出示地球仪)那是载着我们的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的缘故。我们今天就研究地球的自转。………………………………【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