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改革开放 山东省泰安市八年级下册历史学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1-28 16:49:18

【学习目标】:

    1.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问题。

    3.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难点】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测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

2.安徽            农民首先实行             ,自负盈亏。农村逐步实现以              为主的责任制.

3.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                     和福建的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      经济特区。

4.设立         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                

5.形成了                                    ,这样一个                        、的对外开放格局。

6.从        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          的改革。

二、阅读课本,完成知识结构。

              农村: 实行               ,作用:                      

   

对内改革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                     开辟新路

            城市:  1985年改革重点是                             

                   1992年,提出建立                              

             

经济特区:                              ,后来

   对外开放                                  个沿海开放城市。

                                开发区是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开放格局:                                         

 

 

三、学法指导

本课重点多,理论性强。学习时,可按照“为什么改革开放?----怎么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意义是什么?”这条思维路线来进行探究学习。

四、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对内改革,是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建立各种责任制。对外开放,是为了引进国外资金及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

请回答:

1)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那次会议上制定的?其目的是什么?………………………………【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