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doc
【课程标准】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3.了解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基本史实。
4.感受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认识到传媒的力量。
【知识梳理】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唐代的《邸报》)
2、19世纪40-90年代,在华传教士办报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
3、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4、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
2、电影:
(1)发展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过程。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是在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戏”。
(2)国产电影::
①1905年《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②1931年公映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有:《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姊妹花》、《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风云儿女》(插曲即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等。
④抗战后拍摄的有:《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小城之春》、《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等。
⑤新中国成立后:略
3、电视的发展
(1)电视在20世纪30年代问世,极大地改变了民众的日常生活。
(2)我国第一家电视台是在1958年建立并试播的北京电视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同年,第一台国产电视机北京牌电视机在天津诞生。1978年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央电视台。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被称为第四媒介)
1、互联网走进民众生活的原因: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社会正经历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
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www.xkb1.com
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到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3、互联网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具体:略
总之,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合作探究】
1、大众传播媒体发展带来的影响:
(1)近代报刊和电影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递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还促进与报纸、影视相关行业的发展。
(2)互联网正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2、正确对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方便快捷的社会政治生活、家庭经济生活。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从事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活动,空间距离不再是障碍。
过分依赖网络会导致忽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淡漠。网络犯罪活动猖獗,网络道德得不到有效监督,沉迷网络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因此必须加强管理,使互联网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