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0-29 10:01:06

【课标点击】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学导练】

 

知能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1)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_______不稳、内乱屡生。

2)明初沿袭元朝制度,明太祖认为_________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 “_______”。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2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________;同时,裁撤______________,以_______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②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③使中国历史上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延续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___________进一步加强。④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 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

知能二  内阁的出现

1.原因

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

1)明太祖设置__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内阁”出现:________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3.内阁的发展

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_______。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至明朝中后期实际掌握了宰相的权力。_______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4、内阁的性质

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知能三 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最高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________,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2)设置南书房,三足鼎立扩大皇权

为了适应君主集权政治的需要,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_______,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者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加强了君权。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