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第17讲 祖国统一大业 广东省潮州市瓷都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学案.doc
祖国统一大业
1.祖国统一大业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目的:为解决 台湾 问题。
(2)形成过程:
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采用 和平 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20世纪80年代初, 邓小平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③“ 和平统一 、 一国两制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一国两制”的含义:“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是指大陆实行 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台湾实行 资本主义制度 。
2.“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①条件: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香港问题。
②过程:1982年起,中英双方通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了 关于香港问题 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意义: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2)澳门回归: 1999 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挂靠法:初步接触材料后,应将材料与相关历史挂靠起来。
(2)提要法:对于记叙性材料,关键是要从中提炼出要点。
(3)钩玄法:对于论说性材料,关键是要提炼出其中的观点、看法。
五种较为常用的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
(4)发微法:在提要、钩玄的基础上,往往还要讲一步揭示历史现象或某一观点、看法背后隐藏的实质性的东西。
(5)正反法:对于没有把握的问题,思考时先作出一正一反两种非正式答案,并简要列出理由,经比较后筛选出一种看法作为答案。
五种较为常用的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
1.香港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在英国侵略者的胁迫下,订立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其中规定中国割让香港。1898年,英国政府又以“为了恢复因俄国行动而受到威胁的实力关系的平衡”为由,向清政府强行租借了九龙半岛、香港附近各岛屿及大鹏、深圳两湾,租期99年。
1.香港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1982年以来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所进行的一系列谈判。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1.香港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香港问题成功解决的原因是:首先,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符合中国大陆的利益,符合香港的利益,符合英国的利益,是三方都能接受的政策。再次中国改革开放后十年,中国的综合国力增长迅速,军事实力也很强大。
1.香港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港回归祖国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二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是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四是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并且为世界上一些国家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 )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不妥协的立场
B.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
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其外交的坚强后盾
D.英国的霸权地位丧失
C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及意义
(1)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2)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
(3)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同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及意义
(4)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5)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6)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及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这有利于增强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
2009年12月11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苏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2010年4月8日上午,北京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与台湾中美文化经济交流协会在国际关系学院大楼C105会议室共同举办了“两岸关系加强:新的期盼、新的努力”研讨会。会议围绕“一中原则”、国家主权观念、“一国两制”、台湾内部民意、两岸发展模式、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等问题,展开了十分热烈的讨论;与会学者专家就相关议题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思路。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自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上台以来,两岸在政治、
经贸、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已呈现良好发展的局面。同时,专家学者建议两岸应进行换位思考,转变观念,增进了解与理解,并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抓住历史机遇,不仅实现两岸和解,而且为两岸的长期和平稳定与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自1979年中央政府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以来,两岸关系人员的往来、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2005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从目前两岸关系的发展来看,和平统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利因素有:改革开放,国力增强;“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