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物投准、快速跑教案 小学五年级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8-25 18:28:43

学校:小学 

任课教师:  上课年级:5年  学生人数:32人

学习内容:

1、              轻物投准

2、             快速跑

学习目标:

1、想、学、练结合,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并掌握1-2种适合自己的技术动作方法用于健身活动。

2、掌握轻物投准与快速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技巧,并能在游戏与竞赛中较好地运用。

3、增强自信,能与同伴合作,互帮互学。

教学步骤:

一、兴趣导入、调动情绪(7分—8分钟)

1、“威风踏板节奏操”,(每次课都由学生自选)由学生领做,教师提示、指导。

2、“放礼花”同贺该班级获得学校本周最佳班。教学过程体现师生互动,创设愉快、振奋人心的课堂氛围。(本次课,师生同贺的主题,在课前由体委向老师汇报。)

二、想想练练、学习技能(28分—30分钟)

教法运用:激励法、变异法、情境法、暗示法、想象法、游戏法。

学法指导: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创设性学习

1、 投准

重点:

1快速挥臂、甩腕。2对准靶心。

难点:

发力的时候,要注意身体姿态。

●每人4个口袋,站在不同距离上,在规定的时间内击打前方靶板。

游戏:(游戏方法略)

◆ “粘得牢”——体验最后用力的动作方法和要点。

练习中思考问题:如何才能粘得牢? 提示:最后用力的方法。(快速挥臂、甩腕。)

自评:口袋粘上后用力抖动靶板,口袋不会掉下来,为“粘的牢”的标准。(每粘住4个得1分)

◆     “击倒立靶”——在用力的同时,提示击准技巧。

练习中思考问题:如何才能打倒它? 提示:应击打靶的什么部位。

自评: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击倒靶子。(优胜组每人得2分)

◆     “打固定靶”——小组自设靶场,体会用多种身体姿势和方法打准。

练中思考的问题:对于低处和高处的靶,应采用什么样的体姿。

如何才能投的准。 提示:挥臂用力的方向。(对准靶心)

自评:通过比赛看谁击中的次数多。(击中一次得1分)

◆     “投准比多”——对投准技术掌握的检验和运用。

自评:投姿正确,击中靶子次数多的组为胜。(优胜组每人得2分,神投手得4分)

●教师激励:优胜小组和神投手。

2、快速跑

将学生分成两组并扮演不同棋子,以“下象棋”的形式,在双方将、帅的指挥下布阵。教师在象棋布阵间隔,以小游戏的形式,通过多种教法,引导学生练习,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和快速应变、反应能力。在将、帅布阵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做积极的身心调整。

游戏:

◆     “看谁起动快”——自选不同姿势,听口令快速起动练习。(3—4次,用时1分—1分40秒)

练习中思考的问题:如何才能起动快? 提示:起跑的姿势、注意力。

◆     “机警换位”——听口令或手势进行快速换位跑,提高快速反映能力。(5—6次,用时1分30秒—2分钟)

◆      “抢位置”——绕场听口令叫号进行快速抢位置跑,提高快速反映能力和跑的速度。(5—6次,用时2分—2分30秒)

练习中思考的问题:如何才能跑的快? 提示:跑的过程中,步的频率、步长。

◆     “你追我赶”——绕场听口令进行追逐跑。追上一人得2分。(1分30秒——2分钟)

◆      “变速跑”——在场内听口令做变速跑,突然加速时,拍到前方同学的肩背得1分,提高快速奔跑能力。(用时2分30秒—3分钟)

◆      “快速归位”——在跑动中听到口令,在5—6秒钟的时间内快速回到自己的位置。

练习中思考的问题:当你感到非常累的时候你想到的是坚持还是放弃?

教师激励:

          ●得5分者可获得“一张笑脸”。

          ●下棋获胜队得“一面小红旗”。

          ●奖励全课累计15分以上的同学,奖励全课累计最多的个人。

三、身心调整、愉悦身心(2分30秒—3分30秒)

在楚河和汉界,两方同学互拉手,随“找朋友”的乐曲共舞。

四、小结与提醒学生课后思考的问题(40秒—1分钟)

1、  学学青蛙、兔子跳,观察跳的远的同学的动作是怎样的?

2、  各小组研究下节课的开课形式和活动内容。

五、场地设计、器材

1、  场地:13.5米长、12米宽的长方形场地

楚河            汉界

2、器材

自制可分开的踏板32块、重量150克彩色口袋128个、录音机1台

六、生理、心理指标预计

1、  生理指标:平均心率125±5次/分,最高心率185±10次/分,在快速跑练习的中后段出现。

学生感觉:累,但可接受。

2、  心理指标

兴奋点多次出现,下降速度较慢,学练兴趣较浓,在教师不断地激励作用下,有以后还要练的欲望。

七、小结: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较为喜欢,学习效果较为理想但是课堂上容易出现几点问题:学生选择距离不容易把握,注意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距离。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