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情的颜色尽染笔下的精灵 七上作文教学导学案(教案).doc
作文教学导学案(教案)
让心情的颜色尽染笔下的精灵
教学对象:
七上·七
教学目标:
通过对人物心理描写的学习,能初步运用心理描写
教学重点:
学习心理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
在写作实践中(人物描写时)运用心理描写
课前准备:
收集一些心里描写的词语、句子等,准备一个小盒子和一面镜子
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走进教室后放下资料,在黑板上板书“作文训练”(此时教师仔细留意学生们看到课题后的各种反应)
师:我刚才留意同学们看到这节课的训练内容后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同学高兴,有的同学沮丧等等。那么,我们请高兴的同学和不高兴的同学各选一名代表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告诉大家。
(学生发言,教师摘录学生发言中的表现心理的词语并板书)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其实大家刚才的想法,在写作上就叫做“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果把这些心理活动用文字表现出来就是人物的“心理描写”。
二、习作对比
教师出示两段习作,学生进行对比(要求能找出文段中对人物心理描写的词语或句子)
(1)课间操了,我因为在早锻炼时扭伤了脚,所以没有下去做操。坐在座位上,想起平时严厉的班主任,我心里顿时害怕起来。为了不挨批评,我站起来慢腾腾的向楼梯口走去。突然,楼梯口处上来一个人向我走来。哦,是隔壁班的班主任,不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吓我一跳呢。我边走边暗自庆幸,冷不丁迎面撞上一个人,呀,班主任……
(2)课间操了,我忐忑不安地坐在教室里,“都是讨厌的早锻炼惹的祸,要不然我也不会因受伤而担心被班主任批评了。”我想,“还是咬咬牙去吧,不然……唉。”我艰难的挪着受伤的左脚慢慢地向教室外走去。想起平时严厉的班主任,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心怦怦地跳。“不会这么巧吧。”我心里叫道。刚走出教室就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向我这边走来,烦人的近视眼让我看也看不清楚对方。“完了,这回难逃批斗了。”我低着头慢慢向楼梯口方向移动,越来越近了,我紧张的手心里直冒汗。“对不起,老师,我今天是因为扭伤了脚才没下去做操的。”我心里已经想好了要说的话。我鼓起勇气,抬起头刚准备向班主任解释,啊?近了才看清楚,原来是隔壁班的老师!嘘——,吓的我不轻啊。松弛下来的我回头看看那个身影,心里暗暗庆幸着。嘭!只顾庆幸的我突然撞上了一个人,一看,“妈呀!班主任……”
1、学生讨论
2、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学生发言后教师点拨:文段二通过“我想”、“我心里叫道”等提示性语言描写了“我”的内心活动,让人物的形象顷刻间丰满起来。这种展示内心活动的写法叫“内心独白”法。)
三、例文导学
1、“内心独白”法: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一般在内心独白前有“我想”、“心里说”、“对自己说”等提示性话语。
(1)“内心独白”例文。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皇帝的新装》)
(2)、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内心独白法的特点。
教师点拨:文段中的“他想”就是典型的内心独白的提示语。
(3)教师设置情境:班上马上就要进行新团员推荐入团了,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写一段内心独白式的心理描写。
(4)学生展示,教师点评。(重点就是标志性词语:“我想”、“心里说”、“对自己说”等。)
2、“幻觉描写”法:人在极度紧张或兴奋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出现,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或最想看到的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的写下来就能准确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即心理描写中的“幻觉描写”法。
(1)“幻觉描写”例文。
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袭来,使我不能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和旁人的嘲笑声。
(2)教师点拨:幻觉描写也有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好像看见”、“好像听到”、“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3)教师设置情境:一次考试,本来成绩很好的你却出人意料的考的很糟糕,你拿着试卷走在回家的路上……请同学们展开想象,采用幻觉描写法,写一段心理描写。
(4)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关键就在于运用“好像看见”、“好像听到”、“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3、“环境烘托”法: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到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触动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强烈的主观感受。
(1)、“环境烘托”例文
雨,淅淅沥沥的,依旧在下。风,呼呼啦啦的,任然在刮。天地间,水雾漾漾,一片苍茫。在这泥泞的小路上,依然只我一个人,如同茫茫大海上一叶无舵的扁舟,漫无目的地游荡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教师质疑:这两个语段分别表现了主人翁怎样的心理?是通过什么描写体现出来的?(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语段一:孤独、无助、忧伤;语段二:凄凉、悲哀。都是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内心的。)
(3)、教师设置情境:今天课堂上,成绩不是很好而且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你意外地回答出了许多同学都回答不出的问题,老师表扬了你,走在校园的小道上……请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用环境烘托法写一段心理描写。
(4)、学生展示,教师点评。(环境描写要和你此时的心情(高兴、激动)相匹配)
四、要点点拨
出色的心理描写并不是单纯的内心活动描写,必须有相应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与之配合才能精彩,必须符合身份、表现性格、结合环境、扣住主题………………………………【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