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21 08:10:05

教材分析:
     《黄河,母亲河》是七下语文第二单元的一篇综合性学习,第二单元整体是爱国篇,而黄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与“炎黄子孙、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因此,在教学中应贯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祖国历史文化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是内容丰富,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做到形式多样,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营造出“平等、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黄河历史,文化。2、感悟黄河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能力目标:
1、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

      2、培养朗诵及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

2、创设浓郁的情感氛围,激发热爱黄河,热爱祖国之情。
学习重点: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手抄报,自创诗歌,创办访谈栏目等进行成果展示。
突破方法:学生自主搜集最有价值的素材,通过主题搜集、整理、筛选资料等环节,通过学生之间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的分工协作的意识以及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以表现。

学习难点:以‘‘黄河,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突破方法:设计公益广告画的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学生抒发内心情感提供了多样化的舞台,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理性认识,使学生人尽其才,享受到创作的快乐。在搜集整理材料并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已经拥有了比较丰富的黄河文化底蕴,通过‘‘黄河历史——诗意黄河——黄河精神——保卫黄河“四个活动环节,学生的内心深处已经激发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及主人翁意识,在这种情感积淀以后,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以‘‘黄河,我想对您说’’为中心写一篇文章。

活动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活动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黄河,这条奔腾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母亲河》,追溯黄河历史,感悟黄河精神,共同谱写一曲新的黄河大合唱!
     二、授新课:

(一)第一篇章:黄河历史
1、手抄报展示

   六组分别派出1--2名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手抄报,并对手抄报的内容和亮点做简单介绍。
(课前将学生按黄河所流经的省份分成6个小组,即青海四川组,甘肃宁夏组,内蒙山西组,陕西组,河南组,山东组。让各小组结合各自省份的历史、文化、地域特点办黄河手抄报。手抄报要设计美观大方、内容丰富鲜明、体裁形式多样,特别要突出内容上的创意,而不是照搬资料。设计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聚合思维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2、黄河知识竞答:分组讨论问题,以知识竞答的方式进行。
1)、黄河的发源地?流入地?黄河流经的省区?黄河全长多少公里?(青海四川组)

2)、你能举出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吗?(甘肃宁夏组)
3)、我国四大名窟是指?(内蒙山西组)

4)、你知道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哪些地方建都城了吗?(陕西组)
5)、列举黄河流域诞生的历史名人? (山东组)

6)、“炎黄子孙”、 “中华民族”的称呼由来你知道吗?(河南组)
(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考查学生对黄河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实现知识目标1。而以知识竞答的方式进行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感悟黄河在中华民族史上的重要意义。
     问题:结合前一个活动用一句话来概括对黄河的认识?

参考答案: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对第一篇章——《黄河历史》有一个整体的认知结果,并通过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映射本单元第6课《黄河颂》,使学生对诗中“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第二篇章:诗意黄河            
师导入:黄河不仅是悠久的,黄河也是美丽的、富有诗意的。千百年来,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之倾倒,在黄河岸边上留下了悠悠华章。

 1、学生自创诗歌朗诵《黄河赋》
《黄河赋》

黄河
从青藏高原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土丘开始
拉长

泛黄之水
将先人粗糙的石器

和炎黄的诗意
深埋

汇成一声拓展生命的呐喊
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

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
登龙门而南游兮,拂华阴于曲阿。

成公绥 《黄河赋》 何水德之难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听 那是大唐之音:

   黄河渡头归问津  离家几日茱萸新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水白黄云秋 行人河边相对愁                          

 土花漠碧云茫茫 黄河欲尽天苍黄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杜树林门关 黄河向天外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千里寻归路 一苇乱平原
通波连马颊 迸水急龙门

岸迥秋霞落 潭深夕雾繁
初唐四杰骆宾王 晚渡黄河不归魂

  一泻万丈的黄河
气势磅礴的黄河

浊流滚滚的黄河
激情澎湃的黄河

你是中国的龙   中国的魂
海水日升 掩不住我心中的落日

江河日下 埋不掉我眼里的深情
看 黄河 在咆哮 奔腾

  沿渤海之湾
 向龙宫延伸

它跳动着永恒不息的旋律
唱着不知疲倦的歌

 2、评价‘‘朗诵’’:朗诵,学生自评、生互评、师评。
   (第二篇章——《诗意黄河》采用诗朗诵和评价朗诵两个环节完成。诗朗诵环节是学生自创诗歌,融合历代文人描写赞美黄河的诗词曲赋、成语谚语、民谣歌谣,由8名学生分工朗诵,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朗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并且8位学生诗意的朗诵将学生带入美好的诗情画意中,受到美的熏陶,也更加感受到了黄河的自然美和文化美。评价朗诵环节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掌握朗诵技巧,并使学生达到思想的共鸣。)

              (三)第三篇章:黄河精神
 1、感悟黄河精神

⑴、观4副黄河图片,提问学生用词语形容一下眼中的黄河。
⑵、提问学生再结合黄河在民族史上的重要意义,感悟黄河精神。

参考答案:奋勇前进 坚强不屈 百折不挠 博大宽容
(观图片,形容眼中的黄河,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黄河的形象特点;而再结合黄河在民族史上的重要意义,能促使学生较为容易的感悟到黄河的精神。同时观照到本单元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使学生将黄河与中华民族、黄河精神与中华民族的精神自然的联系起来。)

2、全体学生配乐朗诵《黄河颂》
(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激发全体学生的爱国情。当学生刚刚理解了黄河精神的时候,此时激情朗诵一曲,确实能引发学生爱国报国的豪情壮志。)

               (四)第四篇章:保卫黄河
导入:然而我们一方面在歌颂着黄河,另一方面却肆意的伤害着我们的母亲河。请看《焦点访谈 – 救救母亲河》。(主持学生上场)

 1、《焦点访谈 – 救救母亲河》
⑴、黄河现状:主持人大屏幕展示黄河流域水断流、水污染 、水土流失的图片,观黄河现状,采访学生谈感受。

⑵、黄河忧思:记者连线2-3省“当地人民”代表谈破坏黄河所带来的恶果,主持人总结忧思录。
黄河忧思录

泛滥之灾:黄河中游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1/4在黄河下游沉积,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10余米的悬河。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易决、易淤。经常造成黄河下游洪水泛滥,河流改道。
干旱之灾:近年来,黄河出现了缺水断流加剧和水污染严重等新问题。黄河断流已不是个简单的水文现象,而是黄河流域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的综合反映。

污染之灾:工业污染多年来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祸首。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产生出了大量污染物。生活污水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污染目前也呈现加重趋势。
 ⑶、救救黄河

主持人:我们把黄河亲切地称为母亲河,看着母亲遭受灾难,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无动于衷。1998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163位院士联名向海内外炎黄子孙郑重发出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请大家思考讨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治理黄河,拯救黄河?
认识、宣传保护黄河的意义。树立忧患意识,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兴修水利。统一整治工业、农业、生活排污。
(焦点访谈这个栏目由三个环节构成:黄河现状——黄河忧思——救救黄河。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学生关注黄河现状,增强了环保意识,实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飞跃。)

2、设计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语或宣传语。
师:针对黄河生态环境,我们周围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请各组分别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或者宣传语,呼吁保护母亲河。要求有创意。(教师大屏幕展示评优)参考答案:保护母亲河,爱护大自然。 \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设计公益广告语的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学生抒发内心情感提供了多样化的舞台,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理性认识,使学生人尽其才,享受到创作的快乐。)
三、结束语: 

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心中。今天,在这里,也许我们只是粗浅的接受了一次黄河文化的洗礼,但是老师相信:她已经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和一颗赤子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伴着这首《我的中国心》结束本节课。(播放歌曲,师生同唱。)
四、 作业: 以《黄河,我想对您说》写一篇文章。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100%(1)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