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2
内容感知
北京大学由产生于戊戌变法的京师大学堂于1912年5月改名而来,但在1917年蔡元培接任校长之前,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浓厚的学府。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贵族子弟,这些人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有什么兴趣,只不过是混资历,找靠山。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上任演说。作为一篇演讲稿,文章思路很清晰。先交代昔日交往,以示作者一贯关注北大、关注教育。接下来,以新任校长的身份,向北大学子提出三项事关改良社会、改造教育、改善校风的大事。最后又就北大学子近期该做的紧迫事情提出两项。在演讲中灌注了满腔的热情。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作为我国近代教育家的蔡元培先生的学识、人品,看到他具有的先进的科学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渊博的知识。
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绍兴人。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投身教育,1917年起任北大校长前后共11年。不拘一格,奠定了北大的学术地位,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毛泽东称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演讲词
演讲词是演讲者参加各种主题演讲时使用的文稿,一般有叙事、说理、抒情三种类型1、叙事演讲词: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和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2、说理型演讲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应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而充足的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3、抒情型演讲词: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讲中抒发演讲者的爱恨、悲喜等强烈的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的心灵。 演讲词的写作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第一、要弄清演讲的目的,就是为什么而讲,这是演讲词写作的前提;第二、要弄清听众,就是要弄清对什么人讲,这样才能根据听众的特点有的放矢,也才可能引起听众的共鸣;第三、内容要新鲜,材料要充实,这样才能有吸引力,听众才会觉得有收获;第四、结构要清晰,条理要层层展开,要有一以贯之的线索,这样才能有较强的逻辑性,也才会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五、语言要生动,口语化,多用短句,流畅而有节奏,这样才适宜于演讲的氛围。
字词梳理
1.字音
肄业(yì) 提携(xié) 弭谤(mǐ) 孜孜求学(zīzī)
造诣(yì) 冶游(yě) 敷衍(fūyǎn) 贻误(yí)
砥砺(dǐlì) 切磋(cuō) 相勖(xù) 店肆(sì)
裨益(bì) 旁稽博采(jī) 会晤(wù) 商榷(què)
訾詈(zǐlì)
2.多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