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8(人教版必修5)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7-04 08:14:12

教学目标:赏析课文中有关风雪的描写,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重点和难点:学习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刻画人物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时说:“《水浒传》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他的意思是,尽管《水浒传》是一部宏伟巨著,但里面丝毫不缺少作者独具匠心的精细之笔,因此对于这样优秀的作品我们必须细致体味,认真揣摩,不能只记情节,不理会文字。今天我们就从课文中有关风雪的描写说起。

二、赏析文中描写风雪的句子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7—10段,找出文中直接描写风雪的句子。(幻灯片2)

[明确]: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那雪正下得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幻灯片3)

2、赏析正面描写风雪的句子

(1)     赏析“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一句,先由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点拨。

[明确]:这一句写风雪初起,密布的彤云、怒号的北风、飞扬的大雪,虽然着墨不多却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请注意这样几个词,“纷纷扬扬”写雪片之大,“一天”形容范围之广,“卷”呼应了朔风之猛,一场大雪呼之欲出;当然,如果我们联系一下课文的情节发展,此时刚刚拉开序幕的除了这场大雪之外,还有陆谦的阴谋。

(2)     赏析“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两句,先由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点拨。

[明确]:我们不难发现,这两句写雪都用了“紧”字,来突出雪势更大,雪花更紧密地落下来。这“紧”字,不仅同学们注意到了,鲁迅先生也曾这样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幻灯片4)

[提问]:鲁迅先生说的“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中“神韵”是指什么?

[明确]:这里的“紧”不仅是写雪花更密,雪势更大;更暗示了形势越来越紧迫,林冲离陆谦等人设置的圈套更近了。我们经常说“雪落无声”,在这看似平静的外表下,邪恶的势力向林冲步步紧逼,情势一触即发,危如累卵。

 [小结]:

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下雪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恰当地表现出“风大雪紧”的天气特点,使读者如临其境。

3、赏析侧面描写风雪的句子

(1)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作者对风雪的描写并不仅仅是我们以上分析的这三句,在课文中还有一些句子从侧面写了风雪之大,请找一找。(幻灯片5)

[明确]: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

(幻灯片6)

 [小结]:

作者就是这样把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织起来,紧扣“风”、“雪”二字做文章,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一步一步走近危险,一步一步走向他人生的转折点。这种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写作方法。

三、讨论文中有关风雪的描写的作用

1、[讨论]:对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幻灯片7)

(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点拨。)

[明确]:

(1)          渲染独特氛围

[明确]: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高潮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林冲来到草料场,同老军交接后,独自一人守着两间破败的草厅,而此时屋外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让屋内的林冲寒冷难耐只得出外打酒,雪渲染了天高地迥、前途未卜的迷茫之感,天地含悲,原野寂寥的氛围。待沽酒回来,见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想林冲昔日何等风光、何等英武,如今在风雪中奔走,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英雄失路之悲令人感叹!(观看影视片段一)

(2)          推动情节发展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