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j、q、x”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3个声母,能用3个声母拼读,渗透识字“西”。
2、掌握“j、q、x”与“ü”相拼的规律。
3、学习通过比较鉴别事物,区别的方法。
教学准备:字母卡片、图片、木偶、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奖品激励,复习导入。
1、猜字母游戏,复习学过的拼音。
圆圆脸蛋梳小辫(a);小鱼吹泡(o);小伞把儿(t);9字反写(p);6字反写(d);一根小棍(l);一把椅子(h)。
2、猜字游戏,复习拼读及学过的字:bǐ、tǔ、dà、bà、mā、mù、é
[评析]简单的认读复习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心不在焉,因此,我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爱表现的特点,设计了猜字游戏不巩固字母的音形,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
二、学习认读声母:“j、q、x”
1、出示木偶丁丁:小朋友,你们好,还记得我是谁吗?(丁丁)今天,我带你们去拼音王国认识三个声母娃娃。(课件演示)瞧,他们正在草地上玩呢!听,他们唱起了歌:jqx,jqx三个娃娃在一起,小鸡吃米多有趣,叽叽叽,叽叽叽,彩色气球满天飞,多美丽!切个西瓜大家吃得甜蜜蜜!配《卖报歌》。
2、木偶丁丁:现在谁能猜出是哪三个好朋友。(生:jqx,初步 感知读音。)教师在四线格中板书j、q、x。
3、出示“公鸡图、气球图、西瓜图”同学分别说图上画着什么?该贴在哪个字母旁边。
4、学生试读,教师正音,带读。
5、谁能给这些字母编顺口溜。
一只小鸡jjj;一个气球qqq;切个西瓜xxx。
[评析]为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在学习新课前,我利用小朋友喜爱的木偶丁丁,带着大家来到童话世界——拼音王国,而j、q、x成了拼音娃娃的角色,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童话中的娃娃,一下子就溶入了新课的学习中。
三、练习j、q、x与韵母相拼。
1、出示“鸡、七、西”三个字学生认读。
2、在“鸡、七、西”三个字下分别放上音节“qīxījī”。
4、游戏形式练习以下音节的拼读:jiāxià jǐjīqǐqìqí xì xǐ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拼读游戏,小朋友要认真听老师读音节,记住手中的字母,找准自己的伙伴。
生1:j在这,生2:i在这,生3:ā在这,
四、探究j、q、x与ü相拼的规律。
1、出示小组学习内容:a.看看图,拼一拼旁边的音节。
b.说一说音节的声母和韵母。
c.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2、生汇报自学讨论结果:通过拼读和观察,我们发现j、q、x后面的韵母虽然写的是“u”但是却发“ü”的音。
3、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学生质疑:j、q、x后面的“ü”为什么要去掉两点,怎么和“u”区分。
5、师:你们试试jqx和u能不能拼。(学生试拼,拼不出)
师:现在谁来说说jqx和u相拼为什么可以去掉两点。
生:因为jqx不能和u相拼,所以在和“ü”相拼时就可以把ü上的两点去掉。
6、谁来编个顺口溜:jqx真淘气,见了ü,把点去。
[评析]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拼读,去观察、去比较、去发现,通过质疑,思考,得到了答案,总结出规律,教师的因势利导,让学生体验到了合作探究后成功的喜悦,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大大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的兴趣,与主动探究的勇气。
五、记字形
1、你们怎样记住三个淘气鬼的样子?
学生自编儿歌记忆:一只小鸡jjj ,一个小叉 xxx ,象个9字qqq ,“p”一转身qqq 。
2、这三个字母跟学过的哪几个字母很像?
(生共同找出下面三组:j:i q:bdpg x:k )
3、听音乐,学生用橡皮泥在课桌上摆字形。
[评析]学习字形时,我非常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自编顺口溜。在巩固阶段,我先让学生回忆:这三个字母跟哪几个学过的字母很像?学生的主动性再一次被调动,积极开动脑筋。最后,我又以独特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用橡皮泥捏摆字形,音乐声中,学生兴趣盎然,非常投入,有的独自边唱边摆,有的与同桌一起讨论着摆,字母的形状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六、利用木偶丁丁和学生交流,激发探究兴趣。
1、音乐声中,木偶丁丁走到学生中间以朋友的身份与有进步和表现好的学生握手,对他们进行鼓励与表扬。
2、交谈关于本课的内容,帮助拼读有困难的学生并鼓励他们多练习。
3、木偶丁丁:小朋友,你们现在已经认识了14个声母娃娃,快去和他们玩吧,他们会帮你认识很多字,不信,你可以到查字表中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