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大海睡了》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0-14 18:26:13

9、大海睡了

教学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走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谥。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9个二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大海的温柔、可爱。

2、能有感情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PPT课件;动画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地方,是哪里呢?请看(出示图片)

2、答后,出示大海。认读""(这个大海的海字啊,我们很容易认得它,为什么呀,它左边是三点水)

3、简介大海:你们喜欢大海吗?为什么? 小结:在小朋友的眼里,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是那么美丽,那么神秘,那么有趣。今天,我们一起去海边旅行。(动画展示:出示白天大海的景象图)    

4、师生共同看课件画面:来到美丽的大海边,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师小结:风儿和浪儿你追我赶,互相""着玩呢!那巨大的声音是浪花在欢快地""呢!白天,风儿闹着,追逐着浪儿,浪儿笑着,向前奔跑着。

5、时间过得真快啊,一会儿太阳公公落山了,(出示动画),我们看 到了什么?(月亮姐姐出来了,她还带着无数颗小星星呢!这些小星星在天空中,一闪一闪顽皮地眨着眼睛。轻轻的海浪声就是潮声大海上风平浪静,劳累了一天的大海睡了。板:睡了  

6、指名读课题:大海睡了 要求轻轻的,别吵醒大海, 记睡字:旁边有个目,睡和目有关啊。 

7、过渡:一位叔叔写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小诗,(在课件轻轻的潮声中,老师范读)喜欢吗?那你们就去读一读吧!  

二、自读课文,学写生字,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把每一个字都读准,把每一个句子都读顺。 

2、这首小诗里有许多新朋友,我们去和他们交朋友吧。(1)用多种形式认读PPT课件里的生字词。(2)这些词语里边躲着一些生字朋友呢,我们来和他们打招呼吧?(出示生字卡片)有拼音认读,去拼音读,做小老师。

3、学写生字   

1、  出示,读准 ,组词。

2、(1)找相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 认识部首:女字旁、提手旁

3)根据正确笔顺描红。

4)(播放古筝)老师范写,学生每个临写两个。

3、现在,我们会把这首小诗读得更好。指名读课文,检查句子:

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

谁来读第一句话……随机正音:风儿浪儿  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三、美读课文,进入意境  

1、读了这首小诗,深夜里,大海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2、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点击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句: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了。)指导朗读第一句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学生评价。(要指导读得轻柔:你读得真好,大海睡得真香啊!)

3)老师指导:风儿是怎么闹的?(生模仿风吼的声音)现在不闹了。浪儿是怎么笑的?(生模仿浪拍打的声音)现在不笑了。(请女生读风儿那句,男生读浪儿那句,老师接读深夜……)师问:风儿,你为什么不闹了?你是怎么想的。浪儿,你为什么不笑了?是怎么想的?

4)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齐读

3、(点击课件:出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指导朗读第二句:

(1) 请你们读读这两行诗,看看大海睡觉以后的样子(课件出示夜景),你看"大海怎么抱着明月的?大海是怎么背着星星呢?(月亮映在海面上,就像大海抱着明月。星星也映在海面上,就像大海背着星星。)一二组读她抱着明月,三四读她背着星星。

师问:(对一二组学生)大海抱着你呢,明月,什么感觉?(对三四组学生):小星星们,大海背着你们呢,什么感觉呀

2)请你们读读这两行诗,感觉大海像谁呢?(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3)对呀,能躺在妈妈的怀里多舒服呀!谁来读读!指名读,齐读  

3、指导朗读第三句(点击课件出示: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1)大海妈妈终于睡着了,听:(课件点击潮声),你们听到了什么呀?(这就是轻轻的潮声。)这轻轻的潮声呀,像什么呀?鼾声是怎么样的?(模仿)指导柔柔的,轻轻的,别吵醒了大海。  生:齐读。

2)小结:圆月映在海面上,像是孩子躺在大海妈妈的怀里,忱着妈妈的臂弯睡着了,星星映在海面上,像是孩子趴在大海妈妈的背上睡着了,大海妈妈哄着自己的孩子睡着了,自己也发出了轻轻地鼾声。

4、请小朋友把这四行诗连起来自己有感情地读一读。(配乐读,动作表演)

5、(课件出示)咦,美丽的小诗哪里去啦?哦,一定是到了小朋友的心里去了。来,我们在音乐声中,把已经到心里的那首小诗用好听的声音念出来。  

四、鼓励学生把小诗回家表演给家长看。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1
、师: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
  胸怀真宽大,
  江河容得下。
  潮涨幕就落,
  风起掀浪花。
  你们猜是什么?
  生:我猜是大海。
  生:我觉得是大海。
2
、板帖:大海,认读海,遮去三点水,是什么字?(每)
  大海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水。
3
、简介大海。
  师:你们见过大海吗?请见过的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介绍。
  生:我见过大海,海水是蓝色的,一眼看不到边。
  生:我见过大海里有浪花,海滩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贝壳。
  师:在小朋友的眼里,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是那么美丽,那么神秘,那么有趣。今天,我们一起去海边旅行。
  (点击课件:出示白天大海的景象图)
4
、让我们一起向大海问好。
  师生:Hi,大海,你好!Good morning,大海!
5
、师生共同看课件画面。
  师:来到美丽的大海边,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沙滩上有各种各样的贝壳。
  生:海鸥在海面上快乐的飞着。
  生:海面上波浪很大,发出了很大的声音。
  师:对呀,这是风儿和浪儿你追我赶,互相闹着玩呢!那巨大的声音是浪花在欢快地笑呢!
  生:渔船里装满了鱼虾和海带。
6
、小结,过渡:
  师:哦,小朋友都看到了,白天,风儿闹着,追逐着浪儿,浪儿笑着,向前奔跑着。夜晚,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露出了笑脸,大海睡了。板贴:睡了
7
、指名读课题:大海睡了
8
、(点击课件:出示夜晚大海图)
  师:大海睡着了,是什么样儿呢?谁来说说?
  生:大海睡了,星星和月亮挂在天空中,星星还在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呢!
  生:我听到了轻轻的海浪声。
  过渡:在一位叔叔写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小诗,听:
  (点击课件:出示课文录音,配上轻轻的潮声)
  师:喜欢吗?那你们就去读一读吧!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2、指名读,随机正音:风儿浪儿
  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三、美读课文,进入意境
师:读了这首小诗,深夜里,大海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生:我觉得深夜里,大海很安静,不像白天那么闹了。
  生:我觉得很平静,海浪声轻轻的,听起来很舒服。
  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点击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句: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了。)
 1,指导朗读第一句
  (1)学生自由练读(2)指名读,学生评价。
  生:读第一句
  师:觉得她读得怎么样呢?谁来评一评!
  生:我觉得她读得太响了,应该轻一点。
  生:大海已经睡了,我们要轻轻地读,千万别吵醒了大海。
  师:那你来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师:你读得真好,大海睡得真香啊!
  (3)齐读
  (点击课件:出示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2,指导朗读第二句(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 师:请你们读读这两行诗,看看大海睡觉以后的样子,想想为什么说大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呢?可和小组伙伴交流。
  生:月亮映在海面上,就像大海抱着明月。
  生:星星也映在海面上,就像大海背着星星。
  师:请你们读读这两行诗,感觉大海像谁呢?
  生: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师:对呀,能躺在妈妈的怀里多舒服呀!谁来读读!
  生:读
  师:大海妈妈睡得真香呀!我们也来试试吧!
  生:齐读
  3,指导朗读第三句
  (点击课件出示: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师:大海妈妈终于睡着了,听:(潮声),你们听到了什么呀?
  生:我听到了轻轻的海水声音。
  师:对呀,这就是轻轻的潮声。(板贴:轻轻的潮声)
  师:你来读读这两首诗。
  生:读句子
  师:声音柔柔的,你读的真好听!谁再来试一试!
  你把轻轻的读得真不错,我们也来轻轻地读一读,千万别吵醒了大海。
  生:齐读。
  师小结:圆月映在海面上,像是孩子躺在大海妈妈的怀里,忱着妈妈的臂弯睡着了,星星映在海面上,像是孩子趴在大海妈妈的背上睡着了,大海妈妈哄着自己的孩子睡着了,自己也发出了轻轻地鼾声。
师:请小朋友把这四行诗连起来自己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指名读
  师: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这首小诗美吗?让我们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读。
  生:齐读全诗
  4,练习背诵全诗
  师:这么美的小诗不但要读好,聪明的小朋友还要能背出来,请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和小组的伙伴试着互相背背吧!
  生:小组试背
  师:谁第一个来背
  生:练背(点击配上轻轻的潮声)
  师:你真勇敢,第一个把它背出来!谁想试一试!
  生:试背
  师:你背得真有感情!我们一起用自己最美的声音来背一背,把它作为送给大海妈妈的礼物。
  四、拓宽延伸,积累语言。
    

教学反思

一、紧扣生活,引入新课

1、学生的已知经验是其思维的源泉。首先,我问学生:同学们,见过大海吗?”“你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在一部分学生骄傲地说出了自己对大海的感受后,我及时邀请大家到大海去旅游,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的欲望被初步激发。

  2、出示多媒体课件。随着画面的展示,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澜起伏、时而惊涛拍岸……千姿百态,尽显眼前。教师和着音乐娓娓道来,强烈的感受,使学习欲望被再次激发。  二、指导看图,整体感知

  出示课文中插图的课件,在学生观察插图时,相机引导他们从上到下说明图意。在体会月亮、星空、海鸥、大海多个个体美的同时,感受整个画面的和谐。这样做,可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观察事物的能力,创设情境,进行整体感知。

二、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精读课文的好处是:学生读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学生理解得越好,朗读就越有感情。因此,我的教学重点就放在如何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将精读训练落到实处。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几个步骤层层推进:

 1、教师配乐范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体会文中的美感,我采取了配乐范读的形式。和着节拍,细细品味。

  2、抓住重点指导第一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大海睡觉了这一部分,提出你从哪里读出大海睡觉了?”“此时大海为什么能睡觉?由此展开学习,引发出大海的与风儿、浪儿的不闹”“不知有关,进而了解风吹浪打、风平浪静的内在联系。

  3、合作体会练读第二句

有了第一句作为基础,第二句的学习可以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感悟,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适当进行点拨指导。先让学生边看图边自由读第二句,说说大海睡着了是什么样的?再在小组内讨论,说出自己的体会。在学生充分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就能较好地突破大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其实是明月、星星的倒影照在大海上这一难点,增加了阅读趣味性。

  4、配乐背诵,理解感悟

  结尾,教师趁热打铁,给时间让学生当堂背诵,既积累了语言,又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三、欣赏音乐,总结延伸

  军港之夜中的师生共舞,拓展训练中的大海打着香香的鼾,做着甜甜的梦,她会梦见什么呢?这些,也会给学生们带来深远的影响。将课堂与音乐相结合,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不局限于课堂,不拘泥于教材,这也是我们大语文观的追求。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