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假如》教学设计2”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假如》教学设计2”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2
- ·下一篇文章:《识字7》教学设计
《假如》教学设计2
《假如》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9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动画,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
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是有关马良神笔的。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小女孩用他的神笔干什么吗?
3.板书课题:《23、假如》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2.同桌相互学习生字的读音、字形、结构。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利用不同形式认读)
4.巩固学生识字。(课件出示水果树,每种水果里藏有生字。)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课文。
3.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式读)
4.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
四、复习要写的字,指导书写
1.复习步骤:记住字音,认识字型,扩词,用词说话
2.小组交流。
A、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注意重点的提示
4.评议学生的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二、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1.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读)
2.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
3.分组学习
A、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一读。B、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C、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5.交流自学情况
6 .感悟句子
A、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B、扩展说话:我要给——(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课件出示句子)
7.感情朗读课文。
想一想:“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朗读时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A、读懂了你喜欢的小节,你觉得该用怎样的语气把他读好?B、多种形式朗读。C、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2.同桌相互读读背背。
四、扩展活动
小组讨论:课文中最后一段没有说为谁画什么,你能仿照课文发挥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写出你的愿望,像课文里的小诗歌一样。回家在把你写的愿望画出来。
板书设计:
太阳
23、假如 画 谷粒
一双好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