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05 08:56:51

教材分析:本组课文是让学生了解草原,走进草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以诗的形式呈现,语言凝练,表达出作者对草原的深沉的、浓厚的爱。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中,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必具的语文能力。这篇文章语句凝练优美、行文流畅、结构清晰。教学中,从读入手,以读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采用初读、研读、品读,一步步达到教学目标。读出景美、人美、情更美的意境。同时借助相关的课外资源,体会作者行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感受草原美丽的景象,体会作者、草原人民对神奇土地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歌曲、课件使学生感受到草原的美景,牧民的幸福生活。

教学难点:1、能结合课件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含义。

          2、体会草原的美景,作者、牧民对草原的热爱。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

教学时数2课时

  1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导入新课

美丽的草原,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牧民的生活喜悦祥和。这美丽的人间仙境不仅吸引诗人,同样也吸引着词曲作家们,下面让我们跟随词作家火华一同走进《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运用情境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使他们对草原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草原是辽阔美丽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这种初步的感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学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

二、学习生字,初步感知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听清生字的字音和句子停顿。

2、生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3、小组互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如蝶、骏、霞可以用换部首的方法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多音字“撒”

4、大屏幕检测生词

[由于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有了多种识字方法,因此三年级不再把如何认识这个字放为重点,这个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识字的方法,采用汇报的形式。]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读文,读准本课的生字词。

2、多种形式朗读(个人读、小组读、师生读),想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领略了草原的美景,下节课我们将通过语言文字去品味草原风情。

 

  2   

一、课题导入

1、通过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美丽的草原是作者的家)

2、师简介作者火华

火华并不是蒙古人,他却把草原当成他的第二故乡,可见作者对草原美景的喜爱,对草原人民的无限热爱。他把这份爱融入到每个词,每句话中,等待我们去品味。

二、研读

1、自由读文,课文描写了草原的哪些景物?动笔画一画。

2、读一读,你认为本文写的美不美。你是从那句话看出来的?

牧民描绘幸福景,春光万里美如画。

3、找出课文中哪里的语句写得最美,说一说美在哪里?

A、学生汇报,课件展示彩蝶纷飞、一湾碧水、牛羊、骏马、毡包图片。

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好似……

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毡包就像白莲花。

……就像……

师:歌词中只描绘了这几种景物,草原中一定还有许多景物,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你能再说几个这样的句子吗?

B、从文中你能感受牧民的生活怎样?

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因为景美,牧民生活幸福,因此才会有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三、品读

1、作者不是草原人,为什么把草原当作自己的家?

2、如果你也初次来到草原上,你能用朗读表达出你的心情吗?

   配乐朗诵课文。

3、播放歌曲,学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四、延伸拓展

1、搜集描写关于草原的诗歌、散文。

2、改编歌词,争做小导游。

板书设计:

              

 

            骏马            彩云朵

                    好似

            牛羊            珍珠撒

            草原            绿色的海

                    就像

            毡包            白莲花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