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先找好句,再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和段落的方法。
2、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4、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美丽,物产的丰富,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先找好句,再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和段落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谁来填一填?出示(填空题)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板书)
3、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把小兴安的四季写美的。
二、 走进夏天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春天”的方法吗?归纳方法:
①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②用“~~~”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③用“□”圈出用得好的词语来理解。
4感情朗读课文。
2、现在请你用同样的方法默读学习第三自然段。
3、你发现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4、它与前一自然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5、谁能读读写树的句子?
(1)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树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①教师出示句子,默读。你是抓住哪个词语来理解这个句子的?
②你能用一个什么词来代替“葱葱茏茏和密密层层”?谁能用“严严实实”说一句话。
③这个句子中还有三个动词用得特别好你能找出来吗?封有四个意思,在课文中应该选择哪一种?你是怎么理解“挡”的,能做做动作吗?遮呢?你能说说生活中的实例吗?
④从这几个字中,你体会到了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怎么样?
5谁能读出树本的茂盛?教师范读,再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刚才这个句子是老师最喜欢的句子,你又喜欢哪句?
(2) “浓雾”
①出示这句子,这个句子中,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②看图,帮助学生理解“浸”。
③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能读出你的感觉吗?
(3) “太阳”
①出示句子,你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吗?
②你是抓住哪个词语来理解这句话的?看图理解“缕”、“像利剑” 。
③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
(5)第四句:“野花”
①出示句子,说说这句好在哪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说一句比喻句吗?
②齐读句子。
(6)小结:这一段,作者抓住了夏天的花木繁茂,晨雾朦胧的特点来写小兴安岭夏天的美,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
四、 默读课文,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
你们想知道作者是怎么把秋天和冬天写美的吗?现在,请你们用我们刚才学习文段的方法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
1. 检查自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