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请假》教学设计
课题 |
教学设计:口语交际---请假 |
计划课时 |
1课时 |
|||||||||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事情,不能去上学,需要向老师请假。那么怎样向老师请假?是打电话向老师请假,还是请爸爸、妈妈或者邻居小伙伴帮助请假呢?本单元的能说会道安排了这种适用性较强的口语交际训练。 |
|||||||||||
教 学 目 标 |
1、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设计意图和学习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说、分角色表演,让学生在练习请假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请假的技巧。 2、在练习请假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请假时,要说清楚请假的原因和时间,说话要有礼貌,别人如果有什么问题,要热情回答。 3、要求学生学会自主评价,在评价中形成认真观察和倾听的习惯,能对别人提出建议,学习别人的优点。 |
|||||||||||
教学 重难 点
|
1、学习请假的两种方式:亲自打电话向老师请假和请他人帮忙向老师请假。并 运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2、在练习请假的过程中掌握请假的技巧。 |
|||||||||||
教具 学具 准备 |
课件 (视频、幻灯片) |
|||||||||||
教 学 设 计 思 路 ︵ 含 教 法 设 计 、 学 法 指 导 ︶ |
《请假》是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交际内容,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事情,需要向老师请假,本单元安排了这种适用性较强的口语交际训练。但由于请假这种情况平时只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大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如何去请假,请假时怎么去说,说时应注意什么?缺乏一定的技巧,因此需要教师积极地加以指导。 “口语交际课”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而日常生活则是学生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本课结束时,教师又以充满激情的话语鼓励学生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生活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
1、师说:同学们,老师到校时发现商彪同学的座位是空的,现在他来了吗? 到现在为止,他的家长也没和老师取得联系,老师真为他担心呀! 如果是你,你也会向商标一样让老师担心吗? 那么你会怎么做? (用上如果把话说的更完整些)
对!如果及时给老师请假,老师的心里就会踏实些。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语文百花园三的能说会道,一起谈一谈“请假”这一话题。) 2、鼓励的话语,调动积极性。(老师相信这节课只要同学们动脑勤思考、动口大胆说,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
(没有)
(不会)
(请假) 用“如果......我......”句式说话。 齐读课题 |
激趣导入(师生间通过贴近学习生活的谈话,引出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用“如果......我......”句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
|||||||||
二、谈话引出请假方式 |
1、师说: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不能上学,你会以什么方式向老师请假? 2、师说:大家说的都对,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用两种方式向老师请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多媒体呈现两种请假方式:一是:打电话亲自请假。二是:请别人帮忙请假。) |
自由发言,说说请假的方式
|
通过学生交流、发言,教师将学生所说的请假方式进行梳理、呈现,让全体学生了解请假的方式。 |
|||||||||
三、创设情景提出要求 |
1、师说:那么如何通过打电话亲自向老师请假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段录像。
先来看看第一段录像。仔细观看,看看这位同学做得怎么样? (播第一段视频录像:一名同学打电话向老师请假的情景,这位同学口气生硬,对老师也没礼貌,电话接通后不问老师好,直接对老师说:“老师!我要请假!”还没等老师问完话就挂断了电话。也没讲清请假的原因及请几天假。老师也很无奈的说了一句:瞧!这孩子。) 看后发表意见。(教师适时评价)(相机板书)
2、师:接下来继续观看第二段录像。看看这位同学又做得如何? (播第二段视频录像:一名同学有礼貌的打电话向老师请假,讲清了请假的原因,请几天假,对老师的提问有问必答。) 看后发表意见。(教师适时评价)(板书)
师小结:大家的观察力真强:打电话时,要用通顺、流利的语言和对方交谈。态度一定要热情、大方。当对方提出问题一定要积极回答。
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请假的具体要求: (多媒体出示:请假的具体要求)
|
1、看后发表意见。(这位同学没礼貌:电话接通后不问老师好,在与老师讲话时没用“您”;他没讲清请假的原因;没讲清请几天假;他与老师讲话时口气生硬;当老师向他问问题时,他没回答就把电话挂了,也没和老师再见......) 2、看后发表意见。(这位同学非常有礼貌:向老师问了好、还向老师再见、还对老师说了谢谢;讲清了请假原因和请几天假;对老师的提问有问必答......) (1)、指名读。 (2)、齐读。再次明确。 |
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位没礼貌的学生和一位有礼貌的学生亲自打电话向老师请假的情景,组织学生比较、交流,辨出请假的具体要求。
积极调动了学生的语言储备,引导学生用规范、丰富的语言有条理地说话,在交际过程中有效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
|||||||||
四、明确要求练习打电话情假 |
师:明确了要求就让我们一起练一练,说一说。 (多媒体出示练说要求)
师:如果打电话向老师请假,老师同意了怎么说,老师不同意又怎么说?先想一想,想好了再给同桌说一说。 1、自练自说。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很认真,谁愿意试一试亲自向老师打电话,我们看看谁是我们班的巧嘴吧。 (请四名学生和老师合作练习)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在打电话向老师请假时都能讲清请假的原因,请几天假,还能做到有礼貌,但是老师要提醒大家: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还是要坚持上学,希望同学们做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2、师生互练。 师:现在老师有个新想法:请看大屏幕。 (出示练一练要求)
(1)请同学根据要求合作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好几组同学说的很认真,老师想请他们来展示给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3)指名展示。 |
(1)、想好了再说、自练自说。 (2)、指名四名学生与老师合作。 (3)、评价:谁是巧嘴吧,说明原因(围绕板书)。(奖励巧嘴吧)
(1)、指名读要求。 (2)、同桌互练。 (3)、展示练习成果。 (4)、组织评价、评出最佳合作奖。 |
创设良好的交际氛围是口语交际成功的关键。和谐宽松的交际氛围能有效调适学生的心境,让学生想说、敢说、爱说。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打电话向老师请假激发了学生的自信,真正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口语交际。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中练习打电话向老师请假,这样不仅给善于表达的学生以机会,也给每位学生表达的机会。 通过组织学生围绕板书评价,使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欣赏别人优点,对别人提出建议的能力。 |
|||||||||
五、故事引入,表演请人帮忙请假 |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打电话向老师请假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学习如何请别人帮忙向老师请假。 1、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上周二,侯晨宇同学遭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老师至今还为此事自责:候晨宇因为发烧而不能到校上学,也没有及时的给老师请假,老师很着急。后来老师经过调查才知道:侯晨宇想到要给老师请假,但是他忘了老师的电话号码,身边只有年老体弱的奶奶也无法到校向老师请假。同学们你们能给候晨宇想个好办法吗? 2、师:同学们的办法真好,(出示课件) 如果请爸爸、妈妈向老师请假,你准备怎么说?如果请邻居的小伙伴向老师请假,你又准备怎么说呢? 师:请看老师的学习要求。(出示课件)
3、演一演。 (1)四人小组合作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演一演。 师:哪一小组的同学想上台表演?其他同学注意看,评出最佳表演奖。 (4)组织评选。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两种方式向老师请假,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学以致用,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
自由发言(请爸爸、妈妈、奶奶或爷爷到校向老师请假;请邻居的同学、小伙伴向老师请假.......) 指名读要求 (1)四人合作练习。 (2)汇报。 (3)评奖。 |
通过学生的合作:练一练、演一演,学习第二种请假方式。使每位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其中,人人得到锻炼的机会,学生在双向互动中活跃思维,提高每位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鼓励学生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生活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
|||||||||
板书设计 |
能说会道
态度自然大方)
请假 2、要讲清请假原因、请几天假
3、要有问必答
|
|||||||||||
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 |
本次口语交际上得比较成功,把握好了“听”的环节,重视了“情境”的创设,实现了“双向互动”。教学一开始教师采取了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谈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出了请假的两种方式;接着创设正反两种情景,组织学生通过辨一辨的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看、听、说的积极性,进而讨论出情假的具体要求;再次组织学生明确要求,按要求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互动,达到了合作学习,人人参与,实现了“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再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形成认真观察和倾听的习惯,在评价中对别人提出建议,学习别人的优点。由于本次口语交际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学生很感兴趣,很投入。 虽然教师进行了正确的引导,而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参与了生生互动,但他们缺少主动参与口语锻炼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