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白鹅》教学设计(二)”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白鹅》教学设计(二)”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白鹅》教学设计(三)
- ·下一篇文章:《白鹅》教学设计(一)
《白鹅》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生词,规范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
情。
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
5、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品味文中生动风趣的语言,感受情趣。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写法。
四、教具使用:
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课件出示)同学们,照片上这位老人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散文家、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丰子恺先生。老先生曾经养过一只白鹅,他不仅用手中的画笔把它画下来了,还为它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鹅》。(课件出示)同学们注意这个“鹅”字,原是“我在上鸟在下”,好像人骑在鸟身上对鸟很不尊重,人和鸟儿是平等的,规范写法是法是这样的,伸出手来跟我一起写。(板书:白鹅,)
学生齐读课题。
2、识读生词,理解词语,检查预习。
师:通过课前的认真预习,我想大家一定又认识了不少生词,让我们比一比,看谁的记忆力最好。
(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后,指明读)
出示:
头颈 高傲 狂吠 净角 奢侈 窥伺 蹲着 扬长而去 供养不周 不胜其烦 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急促不安 一日三餐 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
师:真好,都读对了,在初读课文中,你理解了哪些难于理解的词意呢?(指名学生汇报)
师:谁愿意到黑板上写一写本课字形结构较为复杂的两个生字:蹲 餐(两名学生上前写,其余学生用田字格本写,教师订正)
师:请看看这个“嚣”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它吗?(指名学生)
提示:中间的“页”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头,他的嘴又能吵闹又能叫嚷,真是一张口顶四张口,这样就是“嚣”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师:我相信,将这些词语带回课文你们也能准确阅读。(学生推选一位朗读水平较好的代表,后面逐一推选)
师:其他同学跟我一起听他们读,听他们把字音读准了没有。一边听一边想
出示:
课文里的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2、解答思考题。
(指名学生回答)
师:说的不错,其实文中用了一句话就告诉我们白鹅是一个怎样的动物。
出示: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到:“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
师:什么叫高傲?(指明自由回答)
师:对,看不起别人,自以为了不起,特别骄傲,就是高傲,把这个词用在你身上愿意吗?(指名回答,简要说明理由)
师:不愿意,那作者把这个词用在白鹅身上,是说明他讨厌白鹅吗?(指名回答)
师:那围绕着鹅的“高傲”,丰老先生还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来表达自己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呢?(叫声、步态、吃相)
三、品读赏读,深入感悟。
1、我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下面就请大家拿起笔,一边再次朗读课文的3、4自然段,一边画出你感兴趣的语句,现在开始。
2、学生自学后回报。
预设:
(1)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拟人手法)
如何理解“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这样的鹅如何体现它的“高傲”?
(2) 步态:找出作者的对比描写,鸭:步调急速
鹅:步调从容
(出示课件,辅助理解)净角就是京剧里的一个行当,也叫花脸,多指一些性格豪放,说话声音很大的的男子。
或抓住“它常傲然地站着……咬你一口。”理解鹅的高傲。
3、指导学生读好这两部分。
4、师:是啊,白鹅不仅叫声、步态引人发笑,他的吃相更是有趣,赶快读读第5段,他的吃相怎么有趣?
师:有人已经发现了白鹅是怎么吃饭的了,读。(学生读句子)
师:哦,这么多花样啊,还谁读,你读读它是怎么吃的?(学生读)
师:我们来读一读,读完之后让全场人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是怎么吃饭的。
出示: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
师:哦,我听出来了有水有泥还有其他的吗?(生回答)
师:明白了先吃一口冷饭,再吃……然后再到别处吃……,这种吃饭的方法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是……(三眼一板)
出示:
本意:原指京剧中的一种板式,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
师:那在文中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后出示:
比喻意:言语行为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 |
师:鹅吃饭的东西能少吗?顺序能颠倒吗?因此被作者称为……
5、多有意思啊,我们鹅老爷这样吃相不仅逗得家人发笑,还会引来“邻居”的窥伺。
出示:
因为附近的狗……饭罐已经空空如也。 |
师:认真阅读,与原文比较找出不同。(体会“鹅老爷”一词的表达作用)
提示:把“鹅老爷”换成“白鹅”就体现不出它的高傲的脾气和威风。
6、引导学生先从文中找到描写白鹅的语句,指导学生分组读出狗偷食吃的轻、快、得意;白鹅的老爷架势。(教师可以范读,学生再读)
四、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1、同学们,难怪作者愿意像堂官一样不胜其烦伺候这位鹅老爷,作者喜欢它吗?(学生回答,试体会作者的反语)
这么一个令人喜欢如此有趣的家伙,谁能把它忘了呢,难怪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原文中曾这样写到:
出示:
我的小屋易主的前几天,我把这鹅送给住在小龙坎的朋友人家。送出之后的几天内,颇有异样的感觉。这感觉与诀别一个人的时候所发生的感觉完全相同,不过分量较为轻微而已。原来一切众生,本是同根,凡属血气,皆有共感。所以这禽鸟比这房屋更是牵惹人情,更能使人留恋。 |
师:作者究竟在留恋什么呢?(生回答)
师:是啊,在抗战胜利后八个月零十天,丰子恺先生迁居此处,
出示:
自从这小屋落成之后,我就辞绝了教职,恢复了战前的即居生活。我对外间绝少往来,每日只是读书作画,饮酒闲谈而已。我的时间全部是我自己的,这是我的性格的要求,这在我是认为幸福的。……为避免这苦闷,我便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而鹅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它有那么庞大的身体,那么雪白的颜色,那么雄壮的叫声,那么轩昂的态度,那么高傲的脾气,和那么可笑的行为。在这荒凉举寂的环境中,这鹅竟成了一个焦点。凄风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时,推窗一望,死气沉沉分惟有这伟大的雪白的东西,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 |
师:因而,当要与这位“朋友”分离时,丰子恺先生不免心生留念。
2、俗话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老师相信,只要你用心,你也一定能使用精彩、生动的语言将你喜爱的小动物活灵活现的描摹出来,课下赶快动笔写一写你喜爱的小动物吧!
五、作业园地:
1、有条件读一读《白鹅》的原文,你会更加了解作者的创作心境。
2、利用总分的结构模式,练习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六、板书设计:
叫声:严肃、郑重
13白鹅——高傲的动物 步态:从容
吃饭:三班一眼、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