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鱼游到了纸上 教案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25 14:09:27

教学目标 :

  1、教育:通过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能体会聋哑青年的特点,并学习他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教养:(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能理解课文内容,巩固前一单元读懂一篇文章的知识。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联系课文,抓重点词理解、品析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和两者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理解部分新词;能初知课文大概;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27课。(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学生: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学生之间的争议引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

  上一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什么?

  (“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鱼游到了纸上”意思是说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十分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要大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

  2、你是怎么知道这位青年是聋哑人?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从来不说一句话”“没有任何反应”,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厂”的厂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聋哑青年。如果是会说话的人,不可能从来不说一句话;如果是听得见的人,那么在众人的赞叹、议论声中,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福利工厂”一般是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工厂。)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动画,让学生跟着范读默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语音。

  2、要求学生再次默读课文,画出有关“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

  3、轻声朗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4、小组活动:指名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学生讨论,小组形成意见。老师巡视,然后让几个小组说说他们的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常去玉泉观鱼。

  第二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第三段(58自然段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