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5-13 20:26:00
 



    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别人还也许有派兵的可能,而曹操是绝不会派兵的,因为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

    板书:

   
知曹操性

 



  5、这时曹操是怎么做的,诸葛亮又是怎么做的?

    指名一人读曹操的句子,大家齐读写诸葛亮的句子,配合读第8节。

  6、看示意图2: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师:这时诸葛亮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是为什么?(一边受满了箭,让另一边再来受箭。)现在你能说说这个“妙”,妙在何处吗?

  学习“晓地利”:

  1、过渡:当曹军一万多个弓弩手,一齐朝草船上射箭,箭好像下雨一般时,诸葛亮和鲁肃正在船中饮酒取乐。因为诸葛亮这样说──(引)小黑板上第6句。

  2、天亮了,诸葛亮的船队是怎么回去的呢?默读第9节,找出一个词来概括。

    板:顺风顺水。

  3、第三次出示图片投影1:

   ⑴ 根据“顺风顺水”这个词再次默读第9节,想想水往哪个方向流,当时的风向又是怎样的?(请学生在示意图上用箭头表示。)→

   ⑵ 师介绍:长江江水正是由西向东流,正是趁着顺风顺水的时刻,二十条船像飞一样放回二十多里,曹操追也来不及了。

   ⑶ 诸葛亮能利用顺风顺水的条件是巧合吗?这表现了诸葛亮知晓地理的优势,并能利用它。

     板书:

   
晓地利

 



  4、齐读第9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段

  1、齐读第四段。

  2、结合课文说感受。


四、朗读全文(分组朗读)思考概括各段段意


五、分角色朗读全文,思考

  1、全文用什么形式来到划人物的性格?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周瑜是个怎样的人?而诸葛亮呢?

  2、引导归纳中心,理解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有胆有识,神机妙算。)


六、完成课后练习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2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掌握“诸葛亮、妒忌、都督、惩罚、擂鼓、呐喊、大雾漫天、神机妙算。

  2、分角色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组的第二篇课文,是初步落实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的好课例。课文讲述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2、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的事情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读书指导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磁带、录象带、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兴趣引入、板书课题

  简介当时的时代背景、播放参考资料。

  认真读课文,看看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查字典弄清“神机妙算”这个词语的意思,把课文中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画出来。

  读导读,明确本组的训练重点。

  板书课题:草船借箭,提问:从题目中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步理解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先听课文录音,然后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提问: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课文的那一段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播放录象,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进行初步的理解。

  3、找出重点、深入理解:

    利用录音磁带听课文录音。

    指名朗读第三段,边听边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诸葛亮是怎样用草船借箭的?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出示投影片的自学提纲,组织小组讨论自学。

    诸葛亮借箭选择什么时间,什么天气,什么方法?

    诸葛亮约鲁肃去取箭,为什么只管饮酒取乐?哪些语句证明诸葛亮的分析判断是正确的?

    曹操是怎样知道上当的?军士们高喊的话包含什么意思?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2、检查自学情况:

    放草船借箭的录象,让学生亲临其境的感受借箭的情景。

    引导学生谈谈对本部分的理解,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选择对人物理解最深刻的一个进行朗读练习。

  3、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课文的其他部分:

    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需要哪些物质条件?

    这些准备工作是委托谁做的?为什么诸葛亮对鲁肃的分析是正确的?

    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周瑜设了什么计来陷害诸葛亮?

    你从诸葛亮的“愿立军令状”到周瑜的“很高兴”体会到什么?

    总结交流自学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补充总结。

  4、课文中哪些词句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5、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结果又怎样?

    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几个?


四、课堂练习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内容,了解了草船借箭的经过,起因及结果,体会到诸葛亮的才智过人,有胆有识。


六、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周瑜  妒忌(起因) 诸葛亮

             借箭(经过)

         大雾漫天 直到 去
         一定不敢 摆开 攻
         放箭如雨 逼近 受
         顺风顺水 飞  回

         自叹不如 结果 如期交箭

 



七、作业设置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