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ppt课件站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5-07-06 08:06:45

 【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他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几件平常小事,由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母爱的内涵。课文是作者对母亲的追忆与怀念,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其间语言平实含蓄,情感真挚细腻。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等。本课教学贯彻“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交流,抓住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同时受到母爱的熏染,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对儿女深深的爱,感悟人间的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父母的情感。

2、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通过描写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及怎样透过一些小事,来表达真情实感。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感悟文章中蕴含的母爱,学会感恩,并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通过描写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及怎样透过一些小事,来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1.查阅作家史铁生的资料;熟读课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板书课题,生齐读,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板书)我们一起读读课题吧!谁怀念谁?(生回答)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师:母亲带着对子女的爱走了,但她却教会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故事,去品读母亲这份深沉的爱与责任!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避免割裂课文的整体性。深情的语言,渲染了气氛,为下文做好的情感铺垫。】

二、诠释母爱

1、圈点批注,感受母爱。

师:我们先来看看[自学提纲]1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136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多读读。

2、静心体会其含义,在这些句子旁作批注。

3、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潜心读书,圈点批注。师巡视指导。

3、品词嚼句,诠释“母爱”

 师:这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呢?哪个小组先来交流?

⑴师据生交流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酌情追问、点拨、指导感情朗读:

   ● ①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从“悄悄地地”“躲”“偷偷地”“注意”“眼圈红红地”“看着我”体会到母亲的宽容,无奈、担心……

师引导: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无奈、心疼、怜惜……)

指名根据理解个性朗读。师生评价。

师:是呀,在我情绪低落、自暴自弃的这段日子,母亲就是这样陪伴在我左右!其他小组,你们还找出哪些句子?

●②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追问:母亲为什么扑过来?抓住的仅仅是儿子的手吗?(是儿子那想死的心啊!)

母亲为什么要忍住哭?(当儿子说不想活时,她心痛!她想到自己的病,隐瞒自己的病情,又怕儿子伤心、难过,她告诉儿子应坚强。)………………………………【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Tags:

作者:免费ppt课件站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